第1082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谋反讲什么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因此,虽然随着王文的一番话,话题已经转到了如何增补科道官员上,但是,底下一帮大臣的思绪,却还没有走出来。

朱祁钰坐在御座上,自然是将底下大臣的神色尽收眼底。

应该说,对于这些大臣们的担忧,他很清楚,但是,还是那句话,眼下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刚刚说的那些话,有些是为了堵这些大臣的口,但是,大多数却也都是实话。

密奏制度,在此前虽有先例,但是,却仅仅是用于锦衣卫和东厂当中,终明一朝,都没有大规模的使用起来,只是在明后期,好吧,主要是指嘉靖那个聪明孩子,用来控制朝堂所用。

大礼议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朝堂,嘉靖捡起了仁宗朝曾经使用过的「银印密疏」制度。

这种制度,在仁宗朝时,是仁宗皇帝为了感激扶助他登基的太子府老臣,而专门赐下的特权,更多的是为彰显身份,表明圣宠,真正使用的,却并不多。

但是,嘉靖将这一套重新利用起来,并且进一步完善,就纯纯是为了加强对朝臣的控制了。

当时,嘉靖先是赐予了所有阁臣及部分亲信大臣专门铸造的银印,准其以此印秘密禀奏,并且特意嘱咐所有持印的大臣,此为密谕,不可泄露,甚至于,嘉靖还特意规定了一套密奏的格式以为规范。

通过这种方式,嘉靖在此后的数十年当中,牢牢的控制着内阁,进而控制了整个朝局,即便是内阁大臣相互之间,也因银印密疏之制,而相互忌惮,愈发奉迎君上。

但是,也仅止于此了,终明一朝,密疏制度除了在锦衣卫和东厂广泛利用之外,在朝堂上最大规模的运用,就是在嘉靖时期,用以制衡各方势力。

所以对于朱祁钰来说,他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像这种大规模的授予御史密奏权的制度,在此前从未有过,所以,究竟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朱祁钰虽然有所预料,但是,也不敢完全笃定。

这也是他会将开拆密疏

的权力,下放到内阁的原因之一。

虽然说保密性差了一些,但是终归,陈镒等人考虑的也有道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框架先立下来,往后的日子还长着,遇到问题,再逐渐改进便是。

当然,这种制度,必然会使得内阁能够获得很多其他朝臣不能获知的消息,隐性权力进一步扩大,有违朱祁钰最初将内阁置于次位的初衷。

不过,一则,密疏和普通的明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