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第1/4 页)

皇兄为何叛乱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这一增一减之下,对于朝廷来说,其实只能选择对南方科以重税。

一般来说,苏松地区科税,民田一般在五斗到八斗之间,官田要重一些,在六斗到一石之间,这个税率,大约占收成的二成到四成之间,不可谓不重。

但是,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说,即便是税赋最重的官田,交完田赋之后,也可以剩下两石左右的粮食,可如果是在北方,虽然交的田赋相对较低,只有两斗到五斗,但是,种种原因之下,他们每年结余的粮食,其实还剩不了两石。

朝廷要考虑的,除了如何征收赋税,更多的,是要维持地方的稳定,更要让老百姓活命。

毕竟,对于田亩的科税,无论是官田,军田还是民田,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真正种地的老百姓,却并不一定有自己的土地,如果是租种地主的佃户,那么,除了在缴纳朝廷的田赋之外,还要给地主缴纳地租,这般叠加起来,真正能够落到佃户手里的,其实大约也就是两三成左右。

当然,这说的是数量最多的,只是小有财富的地主,并不是指的乡绅。

所谓乡绅,大多数都是家中有功名的地主,按照规制,这些人名下的田亩,是可以免征田赋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天子如今的皇庄,其实也是这样的存在。

皇庄内的田地,属于天子的私田,所以,并不需要缴纳税赋,只需要向天子这个大地主缴纳田租便可。

真正让宋文毅感到意外的,是刚刚王诚所说的,管理皇庄的方法。

要知道,大多数的乡绅不必缴纳田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原本由朝廷收取的田赋就不收了,相反的,他们会将这些田赋加进地租当中,收入自己的腰包。

所以,对于最底层的佃户来说,他们最想要的,永远都是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

因为,只有自己有了田,那么才能只交朝廷的田赋。

虽然说,有些地方朝廷科以重税,但是,民田至多也就是八斗,大约是每年收成的两成,剩下的八成,都是归自己的。

但是,如果是给别人当佃户,那么,无论朝廷的田赋是多少,最终落到他们手里的,其实都只有少得可怜的两成,也就勉强足够果腹罢了。

这话说起来残酷,但就是事实。

而且,各个地方都是如此,宋文毅自己的田庄当中,也是按照八成的租子收的,只不过,每年真正能够收上来的,其实也就六成左右罢了。

正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