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3/4 页)

彼此性格之下的闪光点。

映双双虽然性格有些傲慢,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知道芙雅家境之后,总是会想各种办法去帮助她。

虽然办法有些稚嫩,有时候真的让芙雅颇感尴尬,但那份心意却着实令她感动。

而芙雅见映双双许多文化知识类的课程学不好,也会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努力督促对方,虽然让她叫苦连天,但映双双又何尝不心底满是感激呢。

看着眼前这个一边记录订单,一边划分归类,还要整理外卖餐盒贴上标签分门别类,做任何事情都有条不紊的映双双,再想想最初见到她时,这个傲娇的富家少女连自己在食堂打饭都不愿意的懒散模样,芙雅的心中感慨良多。

双双真的变化很大呢。

第两百三十八章 文思豆腐(为枇杷老板加更4/10)

中午的营业很快结束,送别三女的时候,祁寒还特意对辛苦的三女送上了来自祁老板的慰问。

一人一根冰糖葫芦。

目送三女开心地拿着冰糖葫芦离开的背影,祁寒揉了揉咕噜的脑袋,随后进入训练空间之中。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文思豆腐对刀工的要求,自己已经快要达到了。

而其他的步骤,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的困难了。

若是不出意外,今天下午应该就可以完成这道菜肴了。

想到这里,祁寒忍不住露出激动的笑意。

多一道新的三星菜肴,只是他激动的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则是随着文思豆腐的进度飞涨,他的刀工,距离突破完美级只差临门一脚了。

文思豆腐是三星菜肴,但祁寒练习它所耗费的时间却几乎是前面三道三星菜肴的两倍。

究其原因,还是被刀工给卡住了。

这道菜的难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切豆腐。

文思豆腐属于淮扬菜,八大菜系之中,这道菜对刀工的要求最高,更是豆腐菜肴的一大巅峰之作。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右侧天宁寺有一位文思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汤,滋味异常鲜美,前往烧香拜佛的佛门居士都喜欢品尝此汤。

这道菜在当时的扬州地区很有名气,甚至在《扬州画舫录》中亦有记载。

因为这道菜为文思和尚所创,人们便称它为“文思豆腐”,一直流传至今。

文思和尚,就是之前被祁寒气的默念数遍“阿弥陀佛”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