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2/3 页)

大明文魁笔书网 幸福来敲门 584 字 2024-03-15 13:44:04

啊,我有两位书院的同窗,也是向我询问此事,他们平日在书院里对宗海你十分仰慕。说要加入咱们这文林社呢。‘

陈行贵道:‘是啊,不过他们都议论。说我们入社规矩太严,我们闽中大大小小的诗社,文社也有几十个,但只需社员引荐即可,不需那么繁琐。‘

陈一愚也道:‘是啊,听闻苏州。浙江那边的文社,也没有这么繁琐,几个好友愿则来,不愿则去啊!‘

林延潮点了点头道:‘这才是我等建文林社的初衷,我等不是怕人不来。而是怕良莠不齐,若是不在创社之初,严格筛选,若是出现一二宵小冒着我们文林社的名头,去外面做出辱没社声之事,那就不好了。‘

陈一愚笑着道:‘宗海兄,太过了,我们不过是一个切磋八股,时文的文社罢了,就算有宵小,也不会辱没名声的。‘

‘那未必。‘林延潮笑了笑,陈一愚不少人以为这文林社只是小打小闹,没看到自己办此文林社的最终用意。

陈行贵道:‘是啊,我听闻苏南一些文社,可了解,居然可纠集士子议论政事,甚至影响官府的决策呢。‘

林延潮笑了笑道:‘这也太过了,并非是我办文林社的用意。‘

陈行贵是有眼光,不过想得未免太务实了,目光没有放长远。

不过陈行贵和陈一愚说的,确实也是现在文社的风气,最后成为东林党和复社的大毛病。

东林党依托讲学兴起,复社则是士子自由成社兴起,一开始都有组织不严密,一盘散沙的毛病。

自己一手创立的文林社,既兴讲学,也有士子自由成社,但却不能走上东林党和复社的老路。

林延潮道:‘我办的文林社,初衷还是希望大家能砥砺品行,切磋文章,大家能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待有功成名就一日,大家相互提携,为国家社稷做一点事。此非志同道合之士不可,故而入社之人,一定要严格筛选。‘

众人听了都是道,宗海兄社首,我们都听你的就是。

陈一愚问道:‘那社集,宗海准备怎么办?还有那些要入社的读书人,如何答复?‘

林延潮想了想道:‘要入社的读书人,一概先不要答允,不过社集之时欢迎他们来观摩。至于这一次社集,来的人恐怕很多,原定社集之所太小了,不适合这么多人来往,需另择一地方。‘

陈一愚笑着道:“那还是让我作个东道,去南园吧!”

众人都道:“南园风景太好了,去哪里好似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