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4 页)

大明文魁笔书网 幸福来敲门 584 字 2024-03-15 13:44:04

的不是林延潮是否有罪的问题,而是是否捉拿带头闹事士子的问题。

林延潮本来完全不将此事捅到朝堂上的,那时他不仅无罪,凭他这一次劝退士子叩阙之功,不仅天子赏赐,也可获得张居正之赏识,那可是大功。

但他故意捅到天子面前,就是破坏了官员间的默契,损了张居正的颜面,还遭天子降罪,这是什么用意?

那就是他与周子义一般,宁可自己顶罪,也要朝廷赦免士子们!

此人从当初向张居正请便宜行事之权时,早就想到了这一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指望张居正等朝堂大臣,能够说话算话,事后真的不追究此事。

而是希望天子顾忌自己的名声,只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赦免了这些士子。

天子金口一开,即君无戏言。

大臣可以说话不说话,但天子不行,又何况这位少年天子,极度要面子,一心要作尧舜,你要他自食其言,无信于天下,如何肯?

所以林延潮就是算定了这一点,不惜自己待罪,也要保下士子们。

此刻小皇帝也不由踌躇起来,话已经是说出去了,此刻再责怪林延潮也是没有用了。堂堂皇帝,怎么能自食其言啊。

于是小皇帝也是无策了,向张居正问道:“张先生以为此事当如何呢?”

张居正看也不看林延潮,周子义一眼道:“臣以为再追究士子也是于事无补,况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又何况天子呢?”

“祭酒治学不力,理应领责,但念在其三朝元老份上,允其致仕之请就是,但夺去还乡恩遇。”

“至于林中允……”

张居正话音一顿。

“……今日之事,林中允有功也有罪,但罪大于功,且平日为官持才而傲,有负圣心,可令其冠带闲住,并命其往都察院自陈其罪,再作定夺。”

众官员心底一寒,张居正的处置,可谓是铁血无情。

要在铁血皇权前,强行保住这些士子,可以!

朝廷要给两万名大小官员,天下三十万士子一个交待。

那么付出你的代价来。

张居正开出的价码,就是一名从四品国子监祭酒,一名正六品詹事府的官员的乌纱帽。

周子义被罢官不说,还夺去还乡恩遇,如归乡途中不能住驿站,朝廷不拨与力役,以及每月食米也没有,周子义一切官员致仕后的待遇都被剥夺了。

周子义本就求致仕,罢官还算好说,但林延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