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零七章 圣旨(第2/3 页)

大明文魁笔书网 幸福来敲门 584 字 2024-03-15 13:44:04

天下官员当以付知远为榜样了。嘉靖朝有一个海瑞,而今万历朝有一个付知远。

读旨之后,实授付知远承宣河南布政司右布政使,官从二品,另天子闻付知远廉洁家贫,赐钱千贯。

宣旨之后,众官员向付知远道贺。

好生热闹!

林延潮立于台下,远远地看着付知远,不知为何此刻心底的嫉妒之意少了许多,心底有些淡然。

我就是不能见贤思齐,但这就是我啊。

付知远坚守的是他的道理,我也有自己的道理,杨一魁说的对,你不能选择了事功九鄙夷那些洁身自好的士大夫官员。

正如那些士大夫官员不能鄙夷事功一样,二者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百姓福祉。

只要都是为百姓办事,就让你先着一鞭,又有何妨?

这时候汤师爷走至林延潮一旁向他拱手道:“见过司马。”

林延潮对汤师爷淡淡地道:“恭喜汤师爷,方伯高升,你此后也是藩司枢密了。”

汤师爷捏须笑着道:“司马,汤某年事已高,这些年的幕金也足够汤某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今日之后汤某就会辞幕,回家养老。”

林延潮闻言不由道:“那真是可惜了,汤师爷不在,以后不是少了请教的机会。”

汤师爷笑了笑道:“司马之雄才,管仲复生,也不能及也,汤某焉敢谈请教二字。汤某转幕多年,侍奉过不少大吏,见过的官员如过河之鲫,不知多少,但平心而论没有一人可及林司马的。”

林延潮哈哈笑着道:“汤师爷也给林某戴高帽子?”

汤师爷笑着道:“是不是高帽子,何必汤某来戴。司马任官以来,不出一年归德虽谈不上大治,但今年以来不闻百姓因河役催征,而冻饿死一人,老百姓比汤某更有说服力。”

“至于区区几百顷淤田,瑕不掩瑜,何况汤某看出司马于淤田之用,另有妙用,此事恐怕与宫中有关吧?”

林延潮一愕,汤师爷此人着实厉害,竟被他看出端倪。

林延潮正要出口解释,就听汤师爷笑着道:“汤某也是随便瞎猜,林司马不必当真,何况此事汤某也不会与东翁言明,你知我知而已。”

“汤某此番来,是想告诉司马。司马非百里之才,而是可以经纬一国,他日若为宰执,能继张江陵后,成就一番古今无人可及之大事,此事并非汤某独见,而是东翁肺腑之言。”

“你家老爷?”林延潮讶然,付知远对自己评价如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