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镇场诗(第一更)(第2/3 页)

王逃亡时,立下大功,楚昭王复国后要封他为三公,但屠羊说道,我岂能因贪图爵禄而使我的君主有行赏不当的名声,我不要三公,只要回去杀羊。

这首诗大意是左边是褒奖,右边是恶评,人间万事没有一定对错,倒不如学屠羊说淡泊名利,神马一切都乃浮云啊!

听了林延潮这话,众官员们额头都是冒出汗来,不是这诗作得不好,而是因这诗实在说得不客气。林延潮分明是借诗道,前日我才中得解元,今日你给我上敬酒,罚酒,不过没关系,当学屠羊说,你的夸奖还是责怪,与我而言都是浮云。

众举人听完后,都是神色亢奋,这是什么,这才是读书人的风骨。

眼下他们还未官场那场是是非非打磨,尚有锐气在身。面对当朝二品大员的为难,林延潮这一首诗不亢不卑地顶了回去,才是读书人的骨气。

若非没有人敢作出头鸟,必是一并喝彩起来。

王世贞,陶提学亦是欣赏的点点头。

他们都知,诗作得言辞绚烂等等都在其次,最重要是能以其诗观其志。这首诗非心胸远大之人不能作。

若是一名经历宦海几十年,看透世情的官员作来此诗更合适。只是林延潮不过一介少年怎么会有如此的阅历,这般心胸?

众人都揣测刘尧诲的反应,林延潮虽没有过线,但还是落了他的面子,敬酒罚酒就看看这位刘巡抚气度如何了。但见刘尧诲双眼半开半合,平静如常,城府深沉,看不出丝毫喜怒来。

巡抚不表态,众人皆觉得实在气氛实在压抑。王世贞,陶提学都做好,林延潮若被训斥,他们出言力保的准备。

刘尧诲将蟒袍一拂,从案上举起杯来,崩出了三个字:“作得好!”

这一声犹如一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被压抑了许久了,堂内众人都是为林延潮这首诗喝起彩。众举人都是将掌都拍得通红。

刘尧诲将酒杯遥遥对林延潮道:“解元郎真惊世之才,本院敬你一杯!”

说完刘尧诲浅呷一口。

“谢中丞大人!”林延潮一手托杯一手掩袖,然后一饮而尽。

众人见林延潮出了这么大风头,但是如此淡定,不由都是佩服,这才是如方才诗里所说,这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气度。

稍后众人也是赋诗,不过在林延潮这一首镇场诗之下,都是黯然失色。

宴会散去,众人尽兴而去。

刘廷兰,黄克缵,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