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章 讲学(第2/3 页)

江,正域自有长处,而望龄则可道南!”

陶望龄闻言,方才闷闷不乐之色一扫不见道:“谢老师赞誉。”

当年杨时于洛阳师从二程中的程颢。杨时学成后返回南方老家。送别时,程颢目送杨时的背影,欣慰对旁人道:“吾道南矣!”

后杨时果真在东南讲学传道,信徒无数,洛学自此南传。

林延潮这么对陶望龄说道南二字,有衣钵期许之意。

之后数日之间,林延潮又收录了七十余名门生。

林延潮收录门生的标准,不择出身,只要你有略有所长即可(出身好,文章好,背景大,科名高,甚至拜师礼给得多),即可收下拜帖,当一名投帖弟子。

由此可见林延潮收徒的高通过率,几乎没什么门槛。

除了屈横江,姜启明,郭正域等,还有不少叩阙的士子,也被林延潮收录在门下。

这么多人师从林延潮,将来于林学自是大有好处,只是选择一个讲课地方倒有几分难处。

林府上肯定是不行了,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且惹人注目。

于是屈横江他们替林延潮四处奔走,在国子监旁找了一处宅院,供给林延潮讲学之用。

这宅院莫约有三亩大。

林延潮走进前院,就满意的点点头对一旁候着的十几名弟子道:“此前院十分宽敞,稍作清扫,可坐得两三百人。”

左右弟子一并道:“先生说得是。”

林延潮迈步走过院门,众弟子们随后从行,但见院后一排五间正房,正房左右还有卷棚。

林延潮对弟子道:“此五间正房可作学厅之用,左右卷棚,可歇息藏书。”

屈横江道:“只是年代有些久了,未免失修。”

林延潮笑着道:“无妨,略微修补就是。若是真的华宅美厦,倒也不是读书进取的地方了。”

众弟子一并称是。

定下正堂后,林延潮来至后院,见有一处水榭,水榭旁万竿青竹随风而动,不由点点头道:“此处甚好,为学之余,你们可在此休憩,以解疲乏。”

众弟子都是笑着道:“先生满意就好,我等无需考虑。”

林延潮对这处宅院十分满意,这里离自己府上只有一条街的路程,来这里讲学十分方便。虽说屋舍虽是破旧,但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行。于是林延潮拿定主意,拿此作为自己讲学布道之地。

当日林学近百名门人一并赶来。

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