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第2/6 页)

而且陆树声现在就算不在官场,但他的门生故吏满天下,他的弟弟陆树德还在任山东巡抚。

所以林延潮将袁可立视作心腹,一来看重他的才干,二来也是向陆树声示好,要保持着关系。

现在林延潮通过袁可立向董其昌提出招揽。

结果不出意外,被董其昌拒绝了。董其昌在回信里说他要安心准备科举,多谢林延潮的看重,还请林延潮待为照看袁可立。

林延潮知道,董其昌不比袁可立。董其昌现在有陆树声这大树靠着,暂时不用投奔自己。

虽说没有成功,但林延潮抛出橄榄枝的目的达到了。林延潮还顺便送了董其昌三十两银子,让他安心备考。

董其昌不成,下面就是陈继儒。

陈继儒更是毫无意外的拒绝,当然他背后的理由更充分,如果说董其昌是陆树声请来教导儿子的馆师,那么陈继儒就是王锡爵请来教导他儿子王衡的老师了。

当然名义上二人都不敢当这样的称呼,如此不是与陆树声,王锡爵平起平坐了,这么大的辈分,以后还要不要到官场上混了。

与陆树声这致仕礼部尚书相较,王锡爵是现任宰相,无疑更加牛逼。

所以陈继儒没有道理来投林延潮门下,他也是拒绝了。

二人拒绝,林延潮不由深感,官场上的那些大牛,事业都已经那么成功了,但对后生晚辈的招揽,仍是那么不惜余力。

但凡是冒尖的人才,都是被早早收入帐下,就算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留给儿子用,这就是所谓的照看子孙家人。

华亭三杰拒绝了两个,只剩下徐光启。

徐光启是历史上比董其昌,陈继儒更有名,而且是个事功务实之人。

现在徐光启较陈继儒,董其昌二人,尚且名声不显,也没听说过哪位官场大牛招揽过。

所以林延潮就打算抢一个先手。

林延潮也是修书一封给他,结果仍是被拒绝了。

拒绝原因是,父母尚在,不敢远离。

话一般到了这里,也就打住了。林延潮却打听他家庭状况,听说他本来家里很有钱,但后来家道中落,只能务农为生。

林延潮听此后命人送去十两银子。

拿到银子后,徐光启十分惶恐,亲自来归德见了林延潮一面,将家里情况说了一遍。

说他的祖母徐氏刚刚病故,去年他家里又遭了水灾,父母又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徐家上下是靠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