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第2/4 页)

道贺啊!”

徐贞明看着书院众讲师,众学生神情复杂,此刻他的心里想,这圣旨来的不是时候啊,山长将书院的事全权委托给我,千头万绪的才开了个头,我身为院长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去,如此不是辜负了之前的一番心血了。

经过数月来,徐贞明已是深深喜欢上了书院,这里的学生都是朝气蓬勃,意气飞扬,讲师也是有德名儒,大家每日都可以在一起切磋学问,如此的氛围实在是冲淡了他当初被罢官时候的苦闷。

讲师与学生们都是爱他敬他,他怎么能在这时候离去呢?

徐贞明叹了口气正要开口拒绝,却见林延潮上前一步道:“徐院长,右通政之职是圣上的一番心意,我们闻之唯有衷心替徐院长欢喜。我知道你放心不下书院的事,但请徐院长放心,林某与诸位仁兄一起一并会办书院办好,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才,而徐院长永远是我们书院的院长!”

说完林延潮对徐贞明深深一揖。

“徐院长!”

随着林延潮其余书院讲师,在场学生无不向徐贞明长揖。

徐贞明看向林延潮,看向书院的讲师,学生们,顿时百感交集,片刻之后双目已是饱含热泪。

徐贞明花白的胡须颤了颤回揖道:“徐某谢过山长,诸位仁兄了。”

时光在这一刻停顿,再起身后,徐贞明满脸凝重,最后从赵参鲁那拜领的旨意。

徐贞明从书院离去,林延潮此刻从心底替他高兴。

另一个时空的徐贞明在屯田失利后,即回到江西老家,不久就病故了,留在世上的唯有《潞水客谈》这本记载北方水利之说的著作。

但在这个时空,林延潮挽救了徐贞明的政治生命,出主意出力帮他完成了屯垦旱田之举,虽说最后徐贞明的被罢官,但番薯,苞谷却因他成功地在北方得到推广。这一次大旱,北直隶是受灾最轻的。

最后百姓没有忘记他,朝廷也没有忘记他。

在启用徐贞明的诏书中有句话‘古之治事,始繁寡终者十有八九,卿之屯田难称慎始,却能克终,此法堪称良策。’

有了这一句话,可视作天子承认了徐贞明的功绩,给予他数年以来的屯田一个肯定。

虽说徐贞明嘴上一直说,功过自有后人来说,但是面对这圣旨他的心情如何,林延潮可以想象。

现在徐贞明奉旨起身后,捧着圣旨仰天道:“屯田有功,徐某死能瞑目了。”

林延潮见了这一幕忍不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