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饮酒》,传世名作,赠剑含光(第2/3 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是讲诗人采菊之时,并不是刻意去寻找,而是随手采来,但当采下之时,却发现自己眼前之景正是一幅南山图。这两句妙不可言,妙在“见”字,“见”出了诗人无意为之的心情,“悠然”则道出了诗人的心境。

“传世名作,此乃真正的传世名作!”

易先生忍不住赞叹道,他虽然无法写出这样的诗词,但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这首诗词中蕴含的意境与才气。

词宋这次没有说话,安然接受了易先生的赞美,易先生接着道:“此诗每一句都饱含深意,用词精准,意境深远,将隐世之情、归真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真乃神来之笔。”

“此诗作为贺礼,我想他定然会选择出山结识写诗之人。“易先生继续感慨道。

“那易先生就说,此诗乃是一位同样隐世之人所写,若是问其姓名,您就说是不知其名,只知其号“五柳先生’。”词宋答道。

闻言,易先生明白了词宋的意思,词宋这是不想打扰自己老友的隐世的生活,坏了他的心境,易先生的心中也不免有些感动。

“词宋,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他虽然已经隐居,但他也有几件至宝,我会向他讨件合适的宝物,将其赠与你。至于我这边,我多年待在书院之中,虽比不得他的至宝,但也能表达我的一番心意,你喜好用剑,那我就将这把剑赠与你。”

易先生拿出一个天蓝色剑柄,青蓝相间,宛若天空一般清澈蔚蓝,上方镶嵌着一颗蓝色的宝石,仿佛是剑的眼睛。

“易先生,这是剑?”词宋看着易先生握着的蓝色剑柄,不解道。

“此剑名为: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剑如其名,光华内敛,剑身不可见。”

易先生解释道,随后他对剑柄输入一丝才气,剑身顿时显现出来,青蓝剑身长约三尺二寸,宽约二寸,通体透明,仿佛由天空之蓝凝聚而成,剑身之上有铭文三千字,却是一个字也看不清,只能看到一丝丝气流在涌动,含光给人一种又深又远的感觉,仿佛是天空的倒影。

“此剑特殊,只有心念集中,想着剑身,你才能看见剑身,心念不集中的话,是看不见剑身的,同时此剑无锋,但却能切金断玉。”

说着,易先生再次输入才气,剑柄的另一端同样显现出剑刃,竟是一把双刃剑,含光收回了自己的才气,剑身再次隐藏在剑柄中,他接着道:“此剑乃是我多年之前在凤麟洲所得,是一件大儒墨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