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第1/2 页)

中国文化常识知多少 干春松 34 字 2024-02-18 08:15:27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3000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宫殿、庙宇、官府都使用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不过,只要一提到四合院,人们便自然会想到北京的四合院。因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体现了四合院建筑形式的主要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由大门、影壁、倒座、正房、厢房等若干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它们的结构都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甚至有些砖石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木构建筑,并由不同的典型式样代表户主的身份地位。

北京四合院规模小的只有一院,多数有前(外)后(内)两院。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R6245.jpg" />

北京典型四合院鸟瞰、平面图

一般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房、厕所。从外院进入内院的中门,通常是一座称为“垂花门”的小门屋,施悬山“勾连搭”顶(即前后两个双坡顶相接),标志着由此进入内宅。在垂花门后檐柱处常设门扇,称屏门,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遇大事或贵客到来时才开启。以中门间隔内外,不仅保持了内院的安静,同时也含有宗法礼制的意义。

方阔的内院是全宅的主院,北面正房称“堂屋”,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

正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作卧室。

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人居住。

正房左右接出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作卧室或书房。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