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货币(第1/2 页)

中国文化常识知多少 干春松 34 字 2024-02-18 08:15:27

贝币

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其出现源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原始社会时,我们的祖先最初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交换物品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实物交换就显得不太方便,这就要求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出现。因为贝本身具有天然的单位,计数方便而且轻巧坚固,便于携带,同时其本身可以做装饰品,并且数量不多,取得需花费劳动,因而被赋予货币的职能。贝在夏代就已成为原始形态的货币,有海贝、淡水贝两种。至商代,贝币的使用已十分普遍,需求量增大。由于真币的数量有限,于是产生了人工制造的骨贝、石贝、陶贝和铜贝等仿制币。贝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计量单位称作“朋”,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卜辞中有“赐多女有贝一朋”。金文中也有“王赏戍嗣子贝廿朋”的记载。西周中期,金属贝币逐渐流行,计算单位又改为“万元”,表示重量。铜贝约使用了三四百年,春秋以后,逐渐衰落。秦始皇统一货币后,贝在法律上正式失去了货币的资格。

布币

布币脱胎于一种青铜铲形农具,是我国较早的金属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称雄割据的背景下,铜铸币的发展流通逐渐形成“先秦四大货币体系”,布币为其中之一。

布即!,“布”是”!“的同声假借字,故称布币。西周铜质铲状农具称之为“镈”,镈为交换中的商品,并在东周取得了专用通货的基本职能。!是铲子,因而布币也被称作“铲币”。早期的布币还保留着铲的形状,仍有装柄的空首,称为“空首布”,主要在春秋初期流通使用。后来布首逐渐变得扁平,发展成为“平首布”,主要流通于战国时期。这时的布大致上可分为四类: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杂形布。《诗经·氓》中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句,这是关于布币的最早记载。布币的货币单位有””、“镒”两种。据《战国策》记述,政治家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帮而归”。经悬梁刺股,苦读一年后说赵王,被拜为相。“革车百乘,锦乡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Z2S6.jpg" />

布币

刀币

又称刀化,是春秋时期由渔猎工具刀削演进而来的金属货币,先秦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它起源于东方,后逐渐遍及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