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乐章(第1/13 页)

对你说“你好”只需要一秒,说“再见”却需要一生。

*********

帕格尼尼,十九世纪著名的意大利音乐家。传言说,他在开音乐会时有人以为是乐队在演奏,得知台上只有他一人在演奏后,便尖叫那是魔鬼后逃跑。

因此,人们都说帕格尼尼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只为换得魔鬼般的小提琴艺,和演奏得来的大量金钱。

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展现了惊人的独奏技巧,后来被无数音乐家改编引用,也是很多小提琴狂热分子百般推崇和追求的神曲,现在已成音乐界公认的小提琴家试金石。

这二十四首曲子里,最后一首又是世界音乐学会最具技术性的一首。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都以拉出《第二十四首随想曲》为最大的骄傲,夏娜也不例外。

当年她刚练好这首曲子后没多久,就听二哥说他们学校办了个古典音乐节,并请她也去演奏一两首曲子。作为音乐生,夏娜骨子里总有些傲慢,虽然二哥的学校是名校,但一所经济商科出名的大学,能在古典音乐上办出个什么名堂?

她背好小提琴,去了哥哥的学校。如果有机会,她打算现场演奏一下《第二十四首随想曲》——当然,她也不指望这些人能听出它的难度。

然而,在前去活动会场的路上,她在走廊上听见了熟悉的旋律。

演奏的速度比最原始的版本快很多,但无疑的,那是《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

随着曲子的进行,她从最开始的惊讶,变成了强烈的好奇。

夏娜忍不住走到那间教室门口,轻轻推开了一条缝……

短暂的夏季刚刚过去,重重叠叠的红云像是岁月的皱纹,瞬间苍老了伦敦的天空。街上飞奔的名车无法粉饰这座城市沉重的历史。窗外的落叶像是暗黄的蝴蝶翩翩飞舞,旋转在古老的欧洲街景中。

无人的教室里坐着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少女。

少女留着及耳的短发,发色、丝质的黑色连衣裙还有她的眼睛都是清一色的黑,唯独夹在她耳与肩之间的小提琴是雪一般的白。这首曲子原本就是又快又难,几乎考验了所有小提琴最高级的演奏技巧,她又把速度提高了大约1.5倍,因此左手的动作快得简直连肉眼都看不清。

每次演奏这首曲子,夏娜都会满头大汗手心出汗,演奏完了以后甚至连指板都是湿的。可是,眼前这个少女看上去如此开心,红色的唇角微扬,轻松得就像是在拉《玛丽的小羊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