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无憾了(第2/7 页)

他仍旧是一心为民,却变得天下汹汹然骂声一片、恨不得将他与那些祸国奸佞们相提并论了呢?

或许王文川也知道自己是为小人所累,可他一向自我要求甚高,变法失败,他必然也在无数个难眠的深夜中,将最大的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

而此时眼前看到的景象,则向他展示出另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如果从皇帝到地方官员,全都与王文川同心同德,毫无私心地推动新法,又将如何?

朝堂上,孟原扮演的皇帝虽然看起来像是个甩手掌柜,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但只是他无条件地信任新法这一点,就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那位真实的皇帝。

王文川不由得感慨:“圣天子垂拱而治,也不过如此了吧。”

只要善于用人,一个才能平庸的、喜爱享乐的君主,也能将自己的国家推上霸主地位;

反之,若是一个君主政治水平极高,却只会用人敛财、制衡,视天下如私产,视百官如家奴,那么这样聪明的皇帝,也会成为国家的灾难;

至于那些有雄才无大略、有壮志无恒心、想用人却又多疑的皇帝

就只剩一声叹息了。

那些在地方上全心全意推行新法的地方官,就更难得了。

玩家们附身的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王文川的旧相识。

可是此时他们的行为,却让王文川觉得无比陌生。

原本擅长钻营的小人,竟然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全然不考虑升迁,也不造假业绩;

原本优柔寡断的官员,竟然也能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与地方上的顽固势力做斗争;

原本没有才能、只知道机械僵硬地执行上级命令的官员,竟然也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新法的一些举措。

这其中或许有些人的处理方式,是王文川所不赞同的,但总体而言,王文川觉得这些人,每一个都像他自己。

这种像,并不是指推行新法的具体手段,而是这种毫无私利的为国之心。

一个王文川,可以治理好一县,却治不好一国。

可若是天下的所有知县知州,都是王文川这样的人呢?

那么王文川变法很可能就不再是一次失败的变法,而王文川本人,也将成为无可争议的一代贤相,成为与那些上古名臣并列的人物。

最终,在新法的巨大成效面前,荧幕中的文君实怀疑人生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