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隐语(第2/4 页)

,实属难免;但这不代表在下便对人生悲欢情爱没有自己的态度,既然晏大人问在下在现实之中遇到此事该如何?在下也坦诚相告,一年一度的恩宠相会在下绝不屑为之惊喜,既然两情相悦,何不终身厮守,自由自在的相守三日,堪比天条制约下的一年一度;三日如一生,此生足矣,在下的本意是宁求刹那芳华,不愿终身悲苦之意”

众人耸然动容,苏锦的话不啻一道惊雷滚滚而下,他虽说的隐晦,但实际上清楚的表达了一种叛逆的态度;这一点众人想也不敢想,大庭广众说出来怎不叫人心惊。

这话听在属官们的耳中是一番滋味,听在晏殊的耳中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了,晏殊听出来的是苏锦的一种态度,联系到晏碧云和苏锦身上,所谓的天条便是大宋女子头上的三从四德尊儒守节之道,苏锦的意思便是绝不肯为这些东西所制约,从而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晏碧云的态度,管他什么人言可畏,管他什么守节全义,喜欢便要在一起,绝不愿做一年一度的牛郎织女一生凄苦。

晏殊面色沉静,喃喃道:“三日如一生,好一个三日如一生,少年人状怀激烈,果然是头角峥嵘不愿妥协之辈,也好也好。”

苏锦跟晏殊之间打的哑谜,众人哪里听得懂,见晏大人居然话中有赞许之意,本想斥责一番的众官也只能改口,讲原则的沉默不语,不讲原则的则出言附和起来。

晏殊起身走到苏锦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道:“你很好,但性如天马,难怪会有些是非在身,枉自逞强,可称勇武,但换一个角度而言则是不智,修身未到境界啊,还需努力才是。”

苏锦心知他在说给自己听明白,有些制度是不可违背的,一概的猛冲盲打,是愚蠢的行为,要讲究方式方法,话中隐含自己和晏碧云之间的事情,想解决此事,恐怕是要费一番周折了。

苏锦知道他说的也是实情,自己也不可能去公然挑战这个时代的道德底线,于是点头道:“草民受教了,大人金玉良言,定当铭记在心。”

晏殊呵呵笑道:“那便好,明白便好。万事均有解决之道,解决之道却不一定便是打破天条,天威之下尚有人情,否则那王母又何必法外开恩允许牛郎织女七夕一会呢。”

苏锦心头雪亮,晏殊这是在告诉自己稍安勿躁,此事当有可为,一时间心情愉悦,快活的快要蹦起身来。

晏殊不理满目喜悦的苏锦,转头对坐在一旁的戚舜宾道:“戚翁,什么时辰了,是否要去给学子们说道说道了。”

戚舜宾一直听着苏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