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二章 人约黄昏后(第2/3 页)

“唔……不过奴家觉得好像这个规律真的存在,时间这么短,你又没有更多的时间温书,奴家觉得倒也不妨一试。”聪明如晏碧云自然不会像蠢妇一样知错不改。

“你当真这么认为?”苏锦眼睛一亮。

“奴家想,可以偏重于一些,兼顾其他;大考之日即将到来,也并没有多少时日温书,原本就是要偏重于一类,倒不是碰运气,而是不得不如此。”

苏锦点头道:“确实如此,要是时间充足的话,我也不至于去找什么规律,还不是被逼的么;不过这规律若是巧合的话,那些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我想出题之人定然是遵循着某种制度,这未必便不可能。”

晏碧云想了想道:“伯父大人说过,历届科举考题,解试省试均由圣上指定宰臣大员加上当代名家大儒拟题,将众人拟定之题汇总之后,由圣上统一遴选出三套考题,一套为正题,另两套备用,以防题目泄露之用。”

苏锦皱眉道:“如此一来,实际上出题的内容选定便是皇上说了算了?礼部实际上只是经办罢了。”

晏碧云点头道:“那是自然,科举是国之大事,这样做也能杜绝作弊,皇上选出的三套考题均盖印密封,临考之前方才打开公布,解试当日,礼部主考之官才能会同地方州府提学等人共同开启。”

苏锦拍了一下大腿道:“这就八九不离十了,原本我以为考题乃是礼部主考拟定,那么这种五年一轮的规律很可能只是巧合,若是皇上指定的题目,则很有可能皇家自有成规,从太祖爷伊始,各朝都遵循此制,外人不得而知罢了;我想皇上征集题目的时候一定也是为了掩饰真正的题目类型,而让朝中大臣分类各出一题,应该是每人出了五道题目才是。”

晏碧云道:“伯父大人确实说他分别于五类各出一题献上交差,看来你的考虑还真是有道理呢。”

苏锦哈哈笑道:“那是,你家夫君这脑子,起码一个顶几百。”

晏碧云红了脸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小穗儿啐道:“城墙厚的一张脸,皇上评价的还真是中肯。”

苏锦哈哈笑道:“脸皮厚不是缺点,是优点,你们都不懂皇上是在夸我呢。”

晏碧云和小穗儿苦笑相对,这人可真没救了。

“你们忙去吧,有了重点我便好有奔头了,穗儿下次可不要一惊一乍的,我可不会读书读成失心疯,你也去吧,我这不用伺候了。”

晏碧云福了一福转身往外走,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伸手在袖筒中抽出一张素笺来递给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