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盗版(第2/3 页)

的体无完肤;当然你若唱的是柳三变的新词自然不会有任何风险,相反能得到他的词作来首唱是一件在业内引以为傲之事。

相对于柔娘和浣娘而言,她们多数是唱着别人唱过的词作,当然她们也无缘结识到柳三变晏同叔的机会,所以一直也没有唱新词的机缘;但是即便如此,她们也不愿意来唱苏锦这个商家公子临时起意作的词。

两人极度无奈的上前,浣娘将纸张铺好,柔娘拿过歙砚滴上几滴清水,纤手轻磨,苏锦捻着珍贵无比的‘湖笔’大紫毫,左顾右盼,心中得意;这样的场景后世的梦中都不知道渴望过多少次,春夜挥毫泼墨,红袖磨墨,纤手添香,何等的风流倜傥,这个梦终于在今日实现了。

不一刻,墨已磨好,苏锦很自然的提笔蘸墨,动作行云流水老练之极。

苏锦没有丝毫的犹豫,落笔便写,竟然是时下最为流行的的飞白体,字体跳脱飞纵,顾盼生姿,偶尔宛如惊鸿划过天际,虚实相辉变幻多端。

苏锦自己也吓了一跳,原来这个肉身还苦练了书法,提笔正式一写,自然而然平日的功力便展现出来,这倒是弥补了苏锦后世那一手蹩脚的被女友戏称为‘字如其人,一样的猥琐’的字体。

顷刻间,一首词跃然纸上,柔娘和浣娘目瞪口呆,两人也是官宦之家出身,不至于不识货,字体且不评说,当世书法写的好的人不胜枚举,但是一看这首词,两女都不能自己了,这是多么绝妙的一首好词啊。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苏锦毫无羞耻的原版盗版了李易安的小词《一剪梅》,之所以选择这首词,苏锦是有考虑的,北宋文坛中词乃新贵,诗乃传统;词是这时候的时尚,但此时的宋词讲究的并不是什么针砭时弊,激扬文字之类,它更多的是反应着一种小资的情调,在和平富足的年代,平淡雅正才是主流,而这首小词正符合大众口味,词句隽永但却是绝对的小资心态,而且朗朗上口,易传易唱。

柔娘和浣娘心有灵犀般的快速噏动着红唇读了几遍,爱不释手;她们看向苏锦的眼神已经不再是尊敬中带着一丝防备,这两姐妹已经完全陷入文艺女青年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