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背脊凉嗖嗖(第1/4 页)

我在大宋当马夫 半园 83 字 2024-03-13 07:52:35

郡公府又发公告了,这次是向潍州和登州进兵的消息。

现在颜神城中的百姓基本上已经习惯每日都去郡公府外的公告榜栏去看看,瞧瞧郡公府是不是又出了什么新的政策,顺便看看每日商票的兑换粮票的比率有没有便,还有原材料的价格等等。

这些东西郡公府都会按时张贴出来。

没过几日,宋家主力军中的数千人便离开颜神城,不过城中百姓有些纳闷,这个时候郡公大官人不在城中抓奸细,却要去打潍州和登州,难不成是要吓吓混进来的那些奸细,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自从城中传出流民和城防军中混有金人奸细后,颜神城百姓,宋家军与流民劳工、城防军似乎变得泾渭分明起来,这种情况也被宋杰看在眼里。

百姓和劳工本来就是分开居住,流民劳工基本上都是搭建的简易木房子居住在外城工地附近,而原来颜神城中百姓居住在内城,因为流言已经满天飞,宋家军不得不派兵严守内城城门,外城的流民和劳工要买生活用品还必须经过城门的仔细排查才行。

但外城人太多,足有近十五万人,宋杰便把城防军派到外城,专门管理外城秩序。

这样也有一个问题,颜神城中的粮食都放置在内城各公仓中,外城的人要领取粮食就必须每隔几日进入内城,这样把守内城城门的士兵每日盘查的工作量就特别大,而且一到下工的时候,内城外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时候直到深夜有的流民才领到粮食。

这让外城流民甚至是城防军怨声载道,甚至有了民变的迹象,宋杰无奈,只得下令,将一部分粮食运到外城存放,以方便外城军民。

随着外城城墙的主体大部分已经完工,便开始修建一些公用设施,比如道路,公仓等,因为要把内城的大部分粮食运出来,粮仓便成了先行修建的地方。

整个外城修建了八处粮仓,皆是靠近淄水引流进来的水渠边,以防粮仓失火后,有水可以救援。

宋杰为了消除城防军和宋家军主力的隔阂,便把宋家军主力的人员抽调出一千余人安排进城防军中,五百人单独组成一个营,五百人安排到一万城防军中当基层军官。

之前在招募这些流民的时候,只有二百多宋家军老兵进入城防军中,基本是都头或营指挥,这次大部分的什长,几乎所有队长都由宋家军主力充任,原来的什长和队长皆变成了副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百姓都怀疑城防军中有奸细呢,郡公府如此做,大部分城防军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