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1/4 页)

像是秦桧那样的奸贼,个顶个的都是文化人。

再之后,就是普及教育了。

唯有所有人都能坐在课堂里,才能真正意义上打破文官们对知识的垄断。

才能在这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的时候,成功的搭上顺风船。

唯有不停的向外扩张获取利益,才能缓和内部的事儿。

大航海时代,皇明原本是王炸开局,可最后却是因为大头巾们的私利而成为了炮灰。

这原本的命运,无论如何都要修正!

当然了,现在不是拿出这些的时候,只有等他坐上龙椅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开始。

从历史书上来说,时间也不算远了。

朱高炽是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明年五月的时候就重病不起。

几个月的功夫而已,他等的起。

文臣这里,其实很是震慑的。

手握兵权的太子,而且很明显是站在军功集团这边的太子,对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文臣们不喜欢打仗,因为钱粮都要流水一般砸进战场这个无底洞里。留在手中,大家一起上下其手难道不好吗?

而且打仗胜了,文臣们也拿不到什么好处,也没什么功劳,反倒是要担着责任。

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就与军功集团形成对立。

太子既然站在那边,自然也是与文臣对立。

不过让他们奇怪的是,自从大朝会上因先帝谥号之争而大发一场脾气之后,太子却是偃旗息鼓了。

整日里不是躲在东宫读书射箭,就是出城去京营跑马习武。

除此之外,对于朝政却是一言不发。

这番做派,让文臣们理解不能。

他们的的确确是不知道,朱高炽登基几个月之后就会挂了。

毕竟虽然一直身体不好,可眼见着不也活了四五十岁了嘛。

不知道归不知道,但是按照惯性做事还是要继续的。

像是提议废除三宝太监下西洋之事,像是以耗费太多却无产出为由,奏请放弃安南。

像是请旨由文官代替内府接管倭国各处金山银矿开采,像是提出军费开支太多,请求压缩军队规模与支出云云。

对于这些试探,李云泽全部选择高高挂起,视而不见。

朱高炽与文官们,先是小心翼翼的用‘准备不足’为由,中断了郑和下西洋。

见到李云泽没什么反应,又将倭国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