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1/4 页)

李云泽能做的,就是不断明察暗访,然后直接处置。

他唯一不能忍受的,就是教书先生们课堂上不讲课,却是在放课之后私自开设补习捞钱教授。

对于这种,一旦抓到了就是直接拖到当地最热闹的地方,明正典刑。

大豆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油脂,还有数量更多的豆饼豆料。

这种东西与苞米一样,都是喂养牲口的绝佳粮食。

肉眼可见的,大明各处的牲畜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之中。

东面的话,倭国那儿在大明各种撺掇与大量军资的出售供应之下,已然是打出了狗脑子。

能力上完全不如足利义满的大将军足利义持,已然是焦头烂额失去了对各地的掌控。

各处地方互相征伐,杀伤无数。

每一路的大名都在疯狂抓捕人丁,不仅仅是扩充自己的实力,更是用来去和明人交换急需的物资。

这些人丁不是被消耗在各处矿山之中,就是被送去辽地做开垦田野的农奴。

倭国的战国时代,比其历史上来的更早,也是更加的惨烈。

李云泽估摸着,最多最多十年之后,倭国的人口就会下降到一个极为危险的数字,尤其是至关重要的青壮年壮丁,会稀少到完全不足以阻挡明军登陆的程度。

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也就是收获果实的时候。

准备许久的郑和,已经率领规模最为庞大的无敌舰队出航了。

这次不但规模上极为惊人,远超之前六次下西洋。

而且还带上了诸多先进的测量仪器,大量应对航海症状以及各处病症的药品,甚至还有两台可以实时进行联络的电台。

船队一路南下,目标非常明确,直奔苏伊士而去。

在南方,沐家与已然因平定安南战功升任平南郡王的张辅一起,正在横扫中南半岛。

这里到处都是密林,虽然作战困难,可作战目标却是极为明确,只要控制住人口稠密的地区即可,其他那些地形复杂的地方压根不用去。

整个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到处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而这个时候,李云泽却是找上了汉王朱高煦。

“二叔,近来可好?”

面对李云泽的寒暄,意志明显有些消沉的朱高煦,板着脸回应“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的,好的很。”

朱高煦从未放下过自己的野心,可惜他这个大侄子实在是太过于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