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1/4 页)

这里说的亲族自然不是宗室,而是老丈人们的家族。

再加上重金赏赐以及想要数百亩土地起步分田的移民,浩浩荡荡的跟着不断往返的船队启程去往极西之地。

送走了朱高燧,李云泽当即下令彻底回收各处王府的兵权,并且给了他们出镇遥远之地的选择机会。

明确表示,大明国内不需要有藩王,所有的藩王都必须就藩遥远之地。

有提早认了的,李云泽就安排他们去南洋。

有磨磨唧唧不愿意的,那就直接安排去澳洲以及各处大型海岛上去。

安排好宗室,李云泽开始加强对文臣们的压制。

锦衣卫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扩充。而且他还设置了东厂与西厂,加强情报监控的能力。

至于说各种反对之声什么的,李云泽会在乎这个?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诸多挂着天子门生名头的新时代读书人开始崭露头角。

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都不可能进入朝中为官做宰,可却是被分配到了各处衙门为胥吏文书乃至于衙役税吏等等。

借着大明开国时间不久,各地还没来得及固化,李云泽不断用新鲜血液去替换各处肮脏。

而且再也没有了世袭一说。

所有人都要上学,通过考试分发去往各处。

最大的标准,就是不得在本乡本土。

至于那些佼佼者,则是不断进入朝堂与地方衙门,一点点的将文官们的势力压缩侵占。

文官们所垄断的知识被打破,这就是必然的结果。

那些曾经在文官们眼中,连民都不配做的贫家子弟,通过上学改变了命运。

各种反复自然是有的。

文官们与他们背后的士绅们的反扑,靠上学出头的新人们没能抗住诱惑什么的多的是。

这些都是旁枝末节,无所谓的。

李云泽下手极狠,有锦衣卫和东西二厂出手,遇到腐肉直接挖掉就是,反正后面等着替补的何其多也。

整个大明的生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云泽不敢说自己做的有多好,可最起码他已经尽力了。

为了避免再度出现明末那种坑死大明与百姓们的文官士绅集群,他是用尽全力去打压。

这些时日里,针对他的行动自然也是有的。

像是某次生病,太医院送来的汤药之中含有慢性毒物。

还有北地已然整合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