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1/4 页)

哪怕是赵佶死了都好说,可他活着下这种旨意,不就是老赵家自己人在争夺椅子吗。

这种天家的家务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置好了,反正他张叔夜是不想参和的。

“官家。”出于同情心,张叔夜最后嘱咐了一句话“大势已去啊,现在先想办法保命吧。”

张叔夜让开了位置,露出了牛皋那张狰狞的面孔。

眼见着牛皋再度举起了手中的短柄斧头,赵桓终于是颤抖着说“朕,愿意禅位于九弟……”

说完这句话,他就像是被抽去了身上的筋骨一般,直接彻底瘫软下去。

消息传到李云泽那儿的时候,他这边明显是加快了前行的速度。

之后过宣德楼,直入大内。

他没见赵桓,让其交出了玉玺,写下禅让圣旨之后,直接装车送去了城外。

不仅仅是赵桓,还有被软禁在艮岳里求长生的太上皇赵佶,也被一通送去了城外某处地方。

李云泽对外宣称的,是两位太上皇要清修求长生,实际上却是安置在一处类似监狱的山庄里,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赎罪。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数年之后舆论不再关注他们的时候,这两位太上皇就会因为砒霜吃多了而求得长生,去往西天极乐世界。

毕竟以他们的罪孽来说,不先吃够苦头那也太便宜他们了。

赵大赵二的赎罪之旅

赵佶重用奸臣,行花石纲导致民不聊生。

对外屡战屡败,对内残酷压榨民脂民膏用来供养愈发畸形的汴梁城。

赵佶之前的宋军还是有战斗力的,可他当了几十年的官家之后,宋军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可以说,靖康之耻的根源,就源于赵佶对黔首百姓们的压迫。

至于赵桓,一心只想巩固自己的权势,面对外寇入侵从来都是割地求和。

别说是指望他能死社稷了,他甚至连打都不敢打。

许多人都说,靖康之耻是皇室和大臣们倒霉,黔首百姓们损失不大。

这话简直就是可笑。

河北河东被金人屠城屠镇屠村无数,各地设施早已经被破坏殆尽。

汴梁城这里,历史上原本单单是城内就有差不多二百万的人口,可金人退兵之后只剩下了几十万。

枉死的那些百姓们,难道就不算数了?

赵桓不敢与金人打仗,谁敢跟金人打仗他就打谁。

如果他换个姓氏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