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第1/4 页)

普通百姓们手中的余粮不多,想要购买至少数百万斛的粮食,只能是从那些权势之家的手中购入。

而这些人,是绝对会坐地起价的。

到时候李云泽钱不够办不了,那李三郎可就有名头,正大光明的发飙了。

甚至于,为了堵住李云泽的退路,他还非常干脆的让户部将支取文书送到了东宫这儿。

拿着圣旨和这份宰相用印附属的文书,可以在户部支取足以购买五百万斛米粮的巨资。

大唐历史上的粮价波动极大,不过最低价格只出现过两次。

一次的贞观年间的斗米三文钱,第二次就是开元年间也是斗米三文钱。

只不过那是开元初年了,现在的话早已经是年年上涨,斗米十余文乃至二三十文都是常见。

出于政治考虑,关中地区的粮价被强行限制在了斗米五文钱的程度。

按理说,以这个价格买米的话,不至于会出现米荒甚至饿死人。

可理想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是非常残酷。

官府命令粮店只能卖斗米五文钱,那好办,直接关门不卖了总可以吧?

或者说每天限购几百斤,卖完了就干脆关门。

想要买米可以,悄悄地到粮店后门的黑市上买高价米!

这才是为何本就是重要产粮区的关中地区,居然会闹出粮荒来,甚至会饿死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奸商!权臣!勋贵!世家!阉党!皇亲!国戚!

从这儿就能看得出来,此时的大唐内部早已经烂的不成样子。

表面上还是开元盛世,还是物产丰富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可流通环节被人把握住,结果就是盛世里饿死了人。

李三郎一出手,就给李云泽来了个重击,给他压下来了一座山。

“太子殿下。”

杜甫急匆匆的跑过来禀报“宰相府来人递了帖子,请太子殿下过府一叙。”

“哪位宰相?”

“李公。”

像是这种没有提前预约就急着要求见面的,通常都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议。

李云泽略作思索,就明白了李林甫是为了何事。

笑了笑,嘱咐高进忠拿着拜帖去了牛仙客的府上,随后很是自然的出门去了李林甫的府上。

李林甫府中书房内,神色略显古怪的李林甫,出声相询“敢问太子,近日可曾有何事恶了陛下?”

“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