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第1/4 页)

等他起身准备去吃早饭的时候,却是见着幕僚文吏又送来了几大盘的竹简进来。

李云泽重新坐下,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竹简,伸出手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

“这样不行,我得招募大批人才,还要改了这该死的举荐制!”

地方官的不作为,让李云泽很是不满。

他明白内里的真正缘由,就是源于举荐制。

举荐出来的地方官,基本上都是本乡本土的,自然是能不管事就不管事。

想要从根源上改变这个问题,就得将坐官改为流官。

至于说如何更改,历史书上早就写的明明白白的了。

科举!

科举好不好?

当然好了,相比于被垄断的举荐制来说,科举的好处完全是碾压性的。

然而科举最大的阻力,就是勋贵集团。

因为举荐制度下,勋贵集团的子弟,基本上人人都被举荐,而且他们还能举荐别人。

若是用了科举,毫无疑问就会影响到勋贵集团的利益,成为他们的对手。

这等事情若是在长安城内,哪怕是天子刘启想要推动,都是困难重重,因为勋贵集团的反对力量太大。

要知道就在数十年前,正是勋贵集团出兵屠了吕氏全族,甚至将少帝也给宰了。

他们是有刀把子的,而且是真的敢做事。

历史上文帝与景帝都对勋贵集团非常忌惮,下手也是没停过。

像是勋贵集团的代表性人物周勃,就说过流传千古的名言‘今日方知狱吏之贵’。

而他被下狱,就是皇帝对勋贵集团的打击,而且已然是削弱了许多,至少不会出现周勃喊一嗓子‘为吕氏左袒,为刘氏右袒’就能把兵马拉走。

从历史上来说,要等到武帝朝的时候,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新勋贵集团的崛起,才会将老的开国勋贵集团给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可李云泽不想等那么久的时间,他现在就要干。

现在就干的好处是,他是中山国的王,在中山国内怎么折腾都行,长安城的勋贵们顶多指责他,却不至于发动兵变。

当然了,若是李云泽有朝一日想要做太子继承大统什么的,这些勋贵们的阻力就会空前强大起来。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李云泽现在懒得去多管。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此时因为白纸与印刷术之事,天下百家子弟大量聚集在中山国,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