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第1/4 页)

等到天明时分,昨夜的混乱终于真相大白。

且末城内居民基本上都是前隋遗民,吐蕃人来了之后残酷压榨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与反抗。

昨天得知唐军主力抵达城外,当晚就发动了对吐蕃人的袭击,他们甚至还放出了之前战败被俘虏的唐军。

得知了前因后果的李云泽,在城内接待了当地的头面人物。

闻言安抚,表态说“诸位从此以后就是大唐子民,自有大唐护佑。诸位夺城之功,本将自当有赏。”

等到头面人物们欢天喜地的离开,李云泽唤来预定留守且末的校尉嘱咐“吐蕃人来的时候,要把这些人看住了。能背叛第一次,就能背叛第二次。要想办法分化他们,可用之人要尽早吸收。且末这里,一定要守住!”

“唯!”

世界大战(四)

三天之后,后续兵马陆续抵达。

李云泽安排了一支三千人的守军留守且末,随即再度出发继续西行。

沿着瀚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边缘,向着西边的尼壤进发。

所谓尼壤,其实就是精绝。

李云泽此时走的这条路线,其实就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南支路。

而精绝,就是这条路上的必经之地。

无论是且末还是精绝,往北深入瀚海都有不少绿洲可以一路北上,抵达龟兹等地。

所以必须要留下足够的兵马守住,不给吐蕃人逃出生天的机会。

班固写的《汉书西域传》有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

这距离并非夸大胡扯,哪怕是现代世界里,从长安到民丰县也足有三千多公里的旅途。

早在西汉时期,城邦国家精绝就是属于大汉西域都护府麾下。

魏晋时期,也受中土节制。

之前程处默来这里打了一遍,后边吐蕃人过来又打了一遍,整个精绝国此时早已经是残破不堪,只剩下了其国都尼壤城还算是有点样子。

嗯,历史上玄奘回长安城,也曾经路过这儿。

尼壤城四周到处都长着茂密的芦苇荡,入目所见皆以沼泽地为主。

这种地方哪怕是当地人进去了,十有八九都会陷入其中尸骨无存。

唯一的出路,就是丝绸之路商队们所走出来的古道。

这种地理环境,对于攻城方来说,好处就是守军基本上跑不掉。

只要把尼壤城围起来,再切断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