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第1/4 页)

其最为著名的功绩,就是上了《推恩令》从而在根本上瓦解了诸侯国对大汉朝廷的潜在威胁。

再有就是其对地方豪强态度严厉,却又不似酷吏那般动辄屠了豪强全家,主张将地方豪强迁徙到长安城左近。

地方豪强在地方上的时候,自然是横行霸道无人能制。

可到了天子脚下,那就真的是虎得卧着,是龙得盘着了。

这对于压制地方豪强的扩展,最起码起到了抑制作用。

还有就是,提议在边境屯田,减少长途运输粮食的损耗,充实了长城军团的实力,对于打击匈奴有着重要作用。

这样一位人才,可不是什么丑角。

“主父偃。”

见着李云泽,主父偃快步上前几步,随即行大礼“拜见大王~~~”

“嗯。”

李云泽点点头“起来,坐下说话。”

“喏。”

所谓殿试,其实就是李云泽亲自考验一番这些人才们的人品如何,了解他们的思想方向与主张等等。

确认了这些,方才好安排是否可以重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

问了许多问题后,李云泽端起案几上的酒杯饮了一口“卿对匈奴之事如何看待?”

主父偃楞了下,匈奴的事儿轮不到中山王来管吧。

不过他多年来备受歧视羞辱,今朝得了李云泽的重视,自然是万分感激愿意为其效力。

当即整了下衣冠,沉声说道“《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洋洋洒洒一大段下来,大致上就是其献给武帝的《九事》之一《谏伐匈奴》书的核心思想。

在这方面,主父偃非常对李云泽的胃口。

他就是要打匈奴!

李云泽满意点头“本王有意命卿为中山国御史大夫,掌监察事。不知卿可愿出仕?”

神色激动的主父偃起身,来到中间向着李云泽行礼“得大王厚爱,偃敢不从命。”

等到离开大殿的时候,主父偃的下巴都要怼到天上去了。

御史大夫啊,这可是秩二千石的九卿之一!

哪怕是中山国的九卿,那也是九卿啊!

换做在春秋战国时代里,那也是一国重卿上大夫。

那时候的许多小国,甚至还没有八个县大呢。

见着等候在外的汲黯,公孙弘等人,主父偃扬了扬鼻孔就算是打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