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第1/4 页)

无奈之下,只好到处寻找帮手。

这更是直接将求援的信件送到了李云泽这儿来。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卫青微微点头就准备离去。

这边转身,就听到不远处的匈奴使者,用熟练的汉话喊着“为何没有兵家的人讲经论道?”

大汉的文化昌盛,是东方世界的文明中心。

过着游牧生活的匈奴人,打心底里羡慕大汉文化。

再加上有不少的汉人逃亡到了匈奴那儿,所以使者说一口流利的汉话,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匈奴使者的装束,四周围观众人并没有太过在意。

就像是有大量的汉人逃亡到匈奴一样,匈奴那边同样是有许多人逃亡来了大汉。

尤其是在这长安城内外,匈奴人可不罕见。

也就是卫青还没有完全适应身份的变化,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见到匈奴人就想要拔剑。

被人打断了讲经,名家大佬面色有些不渝。

他瞪着匈奴人说道“天子有旨,兵家之策,墨家之工皆不如百家讲坛。你们想要听想要学,去寻天子要就是。速走速走,莫要在这儿捣乱。”

李云泽又不傻,真正有用的东西当然不会公之于众。

像是兵家的兵书,墨家的重要工具等等都是不示于人。

尤其是兵书战法这些东西,想要学习唯有入李云泽筹备之中的讲武堂。

很明显,李云泽开办的讲武堂内,异族之人是绝对进不去的。

什么‘入华夏则华夏之,入夷狄则夷狄之’的,在李云泽这儿行不通。

他讲究的只有一条,非我族类!

东汉末年那些入了华夏的做了什么,再没谁能比他更加清楚的了。

看着匈奴使者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的卫青当即嘱咐“去未央宫。”

不意大汉竟穷困如斯

未央宫,清凉殿。

李云泽在这里正式接待了伊稚斜派来的使者。

看过伊稚斜送来的书信,他咧嘴一笑询问道“使者,伊稚斜面相如何?”

使者有些诧异,不谈正事怎么说起长相了。

好在他精通汉家礼仪,当即行礼道“回天子话,吾家大王有穆穆之容。”

“呵。”

李云泽的笑容更盛“也就是说的好听呗,朱元璋就被人说成是穆穆之容……嗯。”

抖了抖手中的信件“长的不怎么样,想的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