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第1/4 页)

可哪怕是名义上的,也得给出足够让人满意的好处来,否则的话自家的土地被名义上抢走,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动荡乃至于叛乱。

至于说给什么好处,那自然不用多说,只要一条就足够了,那就是免除农税。

李云泽的操作,跟明末士大夫们的操作差不过,只要将自己家的土地名义上奉献给了天子,那就可以免除农税。

当然了,李云泽又没疯,自然不会搞转嫁的事情,将别人应该缴纳的份额,转嫁到剩下的农户头上去,逼迫农户破产之后造反。

汉初的时候,农税是什一而税,也就是十分之一的税收。

不过文景二帝时期,为了鼓励生产将农税改成了三十税一,这绝对是非常仁慈的税收数额了。

可再仁慈也是税收,也是要缴纳粮食跟刍稿(秸秆)的。

秋收的时候,自己家里多少都要交些税收,可隔壁将土地投效给天子的,却是什么都不用交,自然是会心中有想法。

只是三十税一的税收太少,不足以让所有人的农户都原因将自己的土地在名义上投效给天子。

因为投效给天子之后,就不能买卖了。

农业时代里,土地就是最大额的财产,这份财产不能动,那影响还是很大的。

为了尽快让农户们将土地投效到自己的名下,从而在源头上斩断土地兼并这个灭国神器的根源,李云泽又将目光转移到了人头税上。

不过当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在清凉殿的朝会上,却是遭到了几乎所有朝臣的反对。

“陛下。”

身为丞相的主父偃,第一个出头反对“先前已经为那些投效土地的农户取消了农税,现在若是再取消算赋口赋,那朝廷就没有收入了。”

税与赋是两种不同的财政收入。

税是指农民向国家交钱,而赋则是国家打仗时收的战争费。

虽然有着许多许多不同的名字,像是‘赋,租,捐,课,调,算,庸,粮,榷布,钱’等等,可归纳总结起来,也就是税赋二字。

税是固定收入,主要是归于朝廷开支。

而赋是天子临时或永久性增加的额外收入,主要归入天子的私囊。

之前李云泽免农税的时候,在朝廷里就激起了诺大的风波,这可是断了朝廷一条极为重要的财路。

也就是李云泽的威望与实力到了一定的程度,此时朝堂上的重臣多是其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尤其是那些通过科举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