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第1/4 页)

这话自然引起了晏婴的兴趣“愿闻其详。”

“他杀人呐。”之前在晏婴眼中那就是满脸凶狠之色的李云泽,居然露出了悲天悯人的神色“楚王杀贵族,还抢了人家的财货与封地。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毕竟是大王,干掉几个得罪自己的倒霉蛋也属寻常。可他这种事情做起来没完没了,杀蒍掩,夺斗韦龟父子封地,抢许围,辱蔡洧等等等等。”

李云泽舒了口气“楚国贵族人人自危,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倒霉蛋。这种情况下,楚王自然是就快要倒霉了。”

与后世的集权不同,这个时代的诸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

分国土,建诸侯。

周天子且不去说,毕竟几百年下来,周天子也就剩下个大义的名分,寒门子弟连洛阳二亩薄田都分不到。

各国诸侯之下,都是卿与士大夫。

他们形成了一个有一个的家族,有着自己封地的家族。

与其说是家族,不如说是一个个微缩的国家。

各个家族在自己的封地上都有军队,有税收,有物资,这就是国家,区别只在于大小而已。

而各家族之下还有各自的封臣,也有自己的领地一应俱全。

真正直接属于国君的土地与人口物资,其实很少。

若是国君拥有的人口物资很多的话,哪里还会有齐国的内乱,鲁国的三桓夺权,三家分晋这些事儿。

之所以国君实力弱,根本缘由就是封建制度。

臣子有人立功了,就得给人家分封地盘好处,不封都不行。

可分封的地盘,自然不能是从封臣手里抢,只能是从国君拥有的土地去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君的土地越分越少,自然实力越来越弱,结果就是要么被分家,要么被替代,要么被灭国……

对于这些有兵有钱有地有产有物资的楚国贵族来说,楚王做了超出约定俗成规矩的事情,必然是要遭到反噬。

解释了一番楚国的这些来龙去脉,李云泽这才对晏婴说道“这一战赢定了,就看齐国想要如何赢,用来提升国威。也不用担心楚王的报复,最多两年之内,楚王就该换人了。”

这番话说的晏婴震撼不已。

连他这位齐国的国相,都没有想到这些!

他只想到了楚军劳师远征,恐不能持久。

而之前在鲁公宫殿内的时候,听到孙武的解说,也只是更进一步的确定楚军打不赢必然会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