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七十七章 百年回响(第2/7 页)

越唱越高。

在大多数日本人看来,不管这场战事牵扯着多少白人国家背后的互相较劲。反正有人支持他们和清国打下去就好。不是天皇的海军取得了全歼清国舰队的胜利么?不是帝国陆军已经占据了清国的山东和东北了么?

而伊藤等人,对俄国公使的提议只不过是淡淡一笑,不加回应,反而利用他们部分控制的舆论工具,大肆宣扬对清协和的必要性。最常用的调子就是日本帝国已经展示了在世界上的存在,已经取得了声望,现在要做的就是象开化的文明国家一样,有节制的撤军。

伊藤博文这样的死鸭子嘴硬,当然激起了更大的反对声浪。在帝国议会特别会议上,这曾经倍受尊敬的首相遭遇了空前的嘘声,在他的私邸和首相官邸前后左右,到处都有不怀好意的浪人在游动。曾经被他铁腕镇压下去的西南藩阀的余孽开始大肆攻击伊藤是英美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西方鬼畜谋求利益。而他们这些正统日本武士,反而成了乱臣贼子……

就连被伊藤扶植起来的,在拓殖兴业计划当中发家的明治新兴财阀们,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活动,看有没有将伊藤弄下去的可能。新兴财阀的胃口是无限的,他们为这次战争奉献了大量的财力,也需要回报,战事如果这样完结,得不到赔款,得不到特殊权益,那么他们手中的那些国债,就是废纸!

在种种阻力之下,伊藤本来想绕过陆海两军,经帝国议会形成终战的决议,再帷幄上奏给明治天皇的打算,自然落空。帝国议会什么决议也没做出来,反而更大的声音是要求将战事继续下去。伊藤博文最后展示了一次他的铁腕,立即让帝国议会无限期休会,转而再度运用大本营这个工具。本来大本营就是天皇直属的幕僚机构,法理上也可以通过这个机构通过终战提案,再联合帷幄上奏给明治天皇,强行结束战争!

伊藤的铁腕,往日在日本就是绝对的威权,但是这次却激起了空前的风潮。他的所乘坐的专列从东京开往广岛的时候儿,车窗外全是愤怒抗议的人潮!各种各样的天诛天讨的条幅,蔽日遮天一般。日本警察和陆军军人竭尽所能的维持着秩序,阻挡着这些人潮向伊藤博文所乘列车的冲击。列车发动的时候,外面所有的声浪汇聚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日文单词,国贼!国贼!

在那一刻,伊藤的秘书发现铁人一般的首相,将头无力的靠在列车车窗,头发已经是花白一片。

“打不下去了呀……一个小国想崛起,只有借重世界的大势所向……本来帝国可以利用成为西方在远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