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第1/4 页)

虽然沈昱不敢自比卧龙凤雏, 但他好歹能说是心有成算吧?

他却搞不懂为什么事态会像这样发展啊!

皇上和几位皇子明明知道了他和音奴之间的情意,但他们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不反对也就罢了,几位皇子还特意来他面前晃悠, 话里话外都是让他不许欺负音奴,就很有那种定亲以后被大小舅子们轮番找上门来的意味……

沈昱虽然觉得哪里不对, 但他很善于抓住机会,谁管皇子们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呢?别管正话反话, 反正他都当真话来听, 立时就对着皇子们做了保证。别家的毛脚女婿是怎么对大小舅子们保证的, 沈昱只会做得比他们更多。

颜楚音这段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美了。

那些正经的大事,虽然他多多少少参与了一些, 但真正的担子是落不到他身上的。皇上是怎么布局的, 曹项是怎么抓人的, 前朝遗孽是怎么抓干净的, 这其中那些自小被洗脑的探子, 比如说捕快牟羊的那个妹妹, 他们又是怎么定罪的……这背后的利益是怎么牵扯的, 颜楚音偶尔听说一些, 但都不归他管。

颜楚音只用开开心心地和沈昱培养感情,就好了。

他只有一点不爽。不知道怎么回事, 每次他和沈昱前脚到了一个地方,没过多久准有人过来打扰。太子出行不易, 一般都是二皇子或者三皇子。虽然皇子哥哥们都挺和善的,但次数多了也烦人啊, 他都找不到机会去偷亲沈昱了!

与此同时, 几位皇子亲自参与排得戏也在京城里流传开了。

自古就有上行下效的说法, 上头喜欢什么, 下面就跟着学什么。连街边卖那种不值钱的木簪的小贩,招揽客人的时候都要扯几句,这是宫里的娘娘们爱的款,当然娘娘用的是金啊玉的,咱们小老百姓用不起那样的就换作木头的。

本朝言路还算开阔,宫里们的贵人用了什么,虽然不好原模原样地流到民间去,但稍微改一改样式就不犯忌讳了。皇子们排的戏,宫里的贵人们看了都说好的,没过多久就在民间的戏台子上演了。贵人们看得是悲剧,王母娘娘狠心用簪子划开天河,换到民间戏台子上就演喜剧,王母娘娘成全一对有情人。

这戏的原型是《文武和》,而《文武和》的原型是沈六元和新乐侯。类比一下就是新戏的原型是沈六元和新乐侯。老百姓可不管什么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说法,反正台子上演了沈六元和新乐侯两情相悦,他们就这么信了!

很快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