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改革税制的争论(下)(第1/3 页)

我在宋朝搞基建 半园 83 字 2024-03-13 07:52:35

“老师所言有理,那就在城郭户中增加一项所得税,按照每户所得之收入收税,以银钱计,年入二十贯以下的城郭户不征税,以二十贯为起征点,二十到二十五贯征收三百文,二十五到三十五贯征收五百文,三十五贯到五十贯征收八百文,如此类推,逐渐增长。”宋杰想了想,提出后世的递进增长收取个税的法子。

众人对这种方式到不陌生,这个时代的物力征收便是与此类似。

“郡公,如何统计各城郭户的收入?还有此税是否只针对城郭户,若是按照刚才梁公所言,鼓励乡村的官户和上户从商,他们交了商税,还交不交这个所得税?那些商帮中人如果是城郭户,如果交了商税,还交不交所得税?”

“如果商帮城郭户要缴纳两种税赋,那也不符合郡公您鼓励众人经商之念,岂不会伤末。”赵廉反应十分快,当宋杰提出此法不久后便问道。

梁尚君颇有些意外的看了赵廉一眼,似乎有赞赏之意。

这确实是个问题,宋杰提出后自己也意识到了,商税与后世的企业所得税类似,所得税与个税相同,以前他经营自己的山寨工厂时可是没少研究这些,说白了还是为了偷税漏税。

“嗯……”沉吟片刻后,宋杰说道:“两税皆要缴纳,所得税本来就设定得少,所得越多缴税越多,其理同物力,却低于以往物力所收,商税本来就减少了一层,增加的所得税足够抵消,此举能够抑制一些下户和客户一窝蜂的来城镇,没人种地。”

“不过这统计之法需要从长计议,如此看来还需增加一些环节,比如某个城郭户是货郎,走街串巷,他一年有多少所得,还真是不好计算,某家娘子给人缝补衣服,收些银钱,收了多少似乎也不好统计。”宋杰想了想又说道。

别说现在,就连后世有十分发达的金融和网络系统都无法避免偷税漏税。

避免商帮、商户和个人逃税最好的办法便是制定极为严苛的刑罚,加上严厉的经济管制,但是如果那样做必然会伤害商人的积极性,并不符合宋杰想要发展工商业的初衷,但如果没有有效的统计,人们一旦知道如何合理避税,所得税收取便成了空谈。

“郡公,其实不必担心此事,故宋之时商贾皆需加入行会才可行商,我们只需按照商帮登记之法,若要从事行商活动皆需在商会登记才可,商帮和商户根据所从事行业和规模,设定不同的门槛,如果是从事如盐铁酒专卖需缴纳一笔交引费,若是从事其他可根据其规模判定是商帮还是商户,若是商帮应缴纳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