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为今之计(第1/4 页)

我在宋朝搞基建 半园 83 字 2024-03-13 07:52:35

“王上,老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梁尚君躬身一礼说道。

“老师有话不妨直说。”宋杰走到梁尚君面前,然后命人给梁尚君搬来一根椅子,并奉上一杯茶。

“老臣怕这些话说出来,王上又要不高兴了。”梁尚君苦笑道。

“老师但说无妨,我没有这么小气吧。”宋杰笑了笑说道。

“现在各地有传言,王上现在所行之政与新莽时无异,说咱们华国若继续如此恐怕会复新莽的后尘。”梁尚君想了想,还是说道。

宋杰听罢沉默了半晌,不由思忖道,看来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背后说这话的是什么人他心知肚明,青衣卫也不是吃素的。

梁尚君既然已经把这话说明了,宋杰只能叹口气问道:“那老师也如此认为吗?”

“王上,老臣从离开淄州刺史官衙那日起便与王上和宋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若是王上是王莽,那臣就是哀章、王匡之流,也会落个遗臭万年。”

“王上所行治国之法老臣皆是鼎力支持,绝无诟病之意,老臣今日所言不是为了指责王上,而且要提醒王上,江上稳固需要有所依仗,王上行的是法家之制,也有仿效古法,依靠的是华国百姓,但治理国家的却是文武百官,此间定然会有偏差。”

“再者,为君之道在于选贤任能,更在平衡,百姓在王上新政中受益,定然会支持王上,这点不假,不过却没有说话的地方,能够立言之人还是读书人,是士大夫,故而他们可以谈论国政,可以论君是非,也可能引导舆论。”梁尚君说道。

宋杰听后,有些糊涂,按老梁的意思,这是让他当搞后世的百姓代表之制,老梁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觉悟。

接着梁尚君又接着说道:“王上搞大同社,老臣明白是为了吸收百姓和军队之人,让他们有参政议政之权,这点无可厚非,毕竟民为水,当有发声之权,但王上似乎忘了,国中有分四民,所谓士农工商,士大夫毕竟是四民之首,而王上要让他们与其余之民共同结社,其所知不同,所感不同,所学不同,所利不同,这如何能结社?”

老梁这意思很明确,这是说让那些读书人和泥腿子加入一个组织,完全是一个地上,一个炕上,尿不到一壶里。

在这个时代这样说确实有些道理,普通百姓想的是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吃饱饭,琢磨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而读书人说得好听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不好听的便是想着做官,做官是为了什么,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