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7 页)

红楼之贾赦超能苟txt 紫生 66 字 2024-02-18 08:42:52

期满之前就南下准备荣国公安葬事宜了。虽然贾赦南下别有要事,但是在满朝文武眼里,这就是避嫌啊。

这种情况下,霍炎哪怕被放入两江总督候选人,也绝无希望出任乃是朝野皆之。

就在这个时候,工部尚书宋安提议了平安州总兵俞恒出任两江总督。

这俞恒说来是个传奇,当年北狄入侵的时候,俞恒才十七,本来只是个小兵。因操练格外认真,恰巧被贾代善发现,便提上来做了个侍卫。后来俞恒在驱逐北狄军时不但奋勇杀敌,还探得了关键情报,战功卓著。

彼时还未将北狄驱逐出境,俞恒已经升了校尉,待得北狄投降求和,俞恒已经是贾代善的三路先锋官之一了。

驱逐北狄之后朝中再无大的战事,除了正常告老,军中鲜少有职位空出来,就是有,也是先紧着勋贵子弟。俞恒的升迁路才缓了下来。还是上一回平安州节度使之争,代了节度使五年的谭奇胜扶正,俞恒又升了总兵。

论能力,俞恒这个人绝对不缺。若是生在常年有战打的年代,人家俞恒说不定都封侯封爵了;论年纪,五十来岁虽不年轻,也不算老。三省六部的最高官员有几个比人家俞恒年轻的?

最关键的是贾赦提前南下,退步抽身了。举荐俞恒的工部尚书宋安向来不群不党,和荣国府绝无私交。哪怕俞恒出身平安州,这件事无论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是荣国府授意的。

宋安喜欢替寒门贵子说话满朝皆知。人家举荐俞恒,就是觉得俞恒有这个能力。

当时宋安提议俞恒出任两江总督的时候,也是满朝附议之声。

而班列中的司徒硫和周骏誉等人却气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朝会上许多人盯着,不管心中是何感想,脸上是不能轻易流露的。

本来按司徒硫的设计,霍炎这回是铁定没戏,那么两江总督在史鼎和石光珠中二选一。等朝会上议论得差不多了,自然有人提出史家因在江南护官符上,并不适宜到江南任职,那么两江总督便成为石光珠的囊中之物了。

谁知半路杀出个俞恒。这个宋安真是一块滚刀肉,拉拢不了,打压不住,偏爱做些搅局的事。

致和帝依旧连语调都没什么起伏,问:“众卿都觉得俞恒出任两江总督合适么?若是现在发调令到平安州,俞恒回京述职后南下江南,中间颇多耽搁,到时候两江恐怕急需新总督主持公务,故而,若是没人反对,这几日便要出调令了。”

那怎能不反对?贾赦提前南下有可能是以退为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