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7 页)

红楼之贾赦超能苟txt 紫生 66 字 2024-02-18 08:42:52

一生也没催还过这笔钱。这种事情,皇家和勋贵士族默契不提便罢,真要提起来,既是一个‘借’的名头,那还银天经地义。

况且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谓君无戏言,致和帝在朝堂上清楚明白说了‘合理合法,不增添黎民负担’便准奏,现在林如海提的谏言可没犯这两条。

‘哦,竟有人欠着户部银子多年?周尚书,怎么户部缺银多年,朕从未听你提起过?’致和帝问。

周骏誉现在就是后悔,把什么烫手山芋扔给林如海,林如海本人就是个烫手山芋,就该让他永久坐冷板凳!

至于为什么户部缺银多年没提过这笔钱?能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司徒硫有野望,周骏誉不想做出头橼子将勋贵大族都得罪了。但是周骏誉不敢说啊。

“回皇上,这个……欠银乃是先帝在世时批准的,先帝在世时未催缴,臣若提及此事,岂非对先帝不敬?”你林如海如此不识时务,便先扣一个对先帝不敬的帽子吧。

致和帝在位,户部缺银子花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现在白花花的银子摆在眼前,致和帝哪有不心动的。“那周卿回去查一查旧账,欠着银子的人家到底是从父皇私库借的银两还是从户部借的。”

还查什么啊,自然是户部啊。能夺天下的人,对一起搏命打天下的人再大方,也不会做冤大头。这笔钱既是给的犒赏,也是收买人心的牵制,必然是走公账,账目清晰。

周骏誉道:“这……回皇上,欠银是从户部借的。”

致和帝道:“既如此,债主便是户部,历任户部尚书都有权催还,之前的户部尚书不催,乃是前户部尚书失职,周卿不催,也有不妥之处。”

致和帝是喜欢让臣子自由讨论,也是一个比较善于纳谏的君主,朝堂上这么明晃晃的批评臣子可是少数。周骏誉一张老脸都臊了,忙跪拜道:“皇上恕罪,臣散朝之后便安排人催办此事。”

致和帝自然知道周骏誉在给林如海下马威呢。但是致和帝对林如海倒是很满意。

林家门风清正,林如海个人能力突出,之前让林如海做两淮盐运使,在江南乱局中牵制甄应嘉,致和帝就是当林如海做尖刀用的。事实上林如海也将江南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为君之道,本就在制衡和分权,致和帝自然乐得看到户部有人牵制周骏誉,因而致和帝道:“此事既是林卿禀奏的,便由林卿一并总揽催缴欠银便是。”

林如海走出班列道:“臣遵旨。”

催欠银的事就这么在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