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某顾姓书生(三十四)(第1/4 页)

喜当爹的电视剧 千山踏歌 74 字 2024-02-18 06:45:16

不能怪众人不戒备,实在是上一场与西夏之间的战争并没有过去多久,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们没有消息渠道,连哪里哪里发生了战争,也是来自于街头巷尾的流言臆测,但是他们不一样,武侠世界中的武林人士,若是想要发展出势力,情报工作就是重中之重,就算是孤身一人走天下的游侠,也最好多了解一些消息,这样才能够活得更久。

现在朝堂中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都快要将文德殿的屋顶给掀起来了,诸葛正我与蔡京二人分属两侧,两边各执一词,让端坐在中央的“赵佶”看了好一场大戏,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讨论出来,只要是因为“皇帝”的态度还不明确。

“宋徽宗”此人,在继位初期,还是有着一段励精图治的时期,可惜他运道不太好,或者说两宋朝代的皇帝运道都不怎么样,北方的游牧民族在这样的一段时间里,处于一种蓬勃兴起的状态中,不仅有原属契丹的辽国虎视眈眈,又有金国新生,金之后又有蒙。再加上他后期又受蔡京蛊惑,行事由节俭转为奢靡,将好不容易算是肃清的朝堂,又一次拖进萎靡不振的深谭里。他并非不能打仗,他也曾经胜利过,只是后面的失败打掉了他的心志。

“爱卿们在这里争来辩去,”“赵佶”摇了摇头道:“还不知道那些西夏的蛮子们具体是个怎样的说法,与其在这里吵吵闹闹,倒不如看看,他们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来。”

一阵高声唱喏,等候已久的西夏来使大刀阔斧的踏上金殿来,来者头戴尖顶的黑漆冠,身穿及膝的灰呢长袍,耳垂重环,跟随在他身后的随侍者顶着光光的秃头,侧边小辫从耳后垂下,跟在身后,此二人走上前来,没有按照宋朝,却是按照西夏的习俗,行了一个觐见皇帝的礼节。

朝堂上争争辩辩花了足足有两个时辰之久,这其中的拉扯,刚开始还在于是不是要接受西夏递过来的和议的橄榄,但到了后来,却渐渐地转变为了岁贡的数目。西夏的属臣用着不甚流利的中原话表达他们皇帝的意愿,西夏同意与宋称臣,但是他们却要求岁币的数量要往上提一提,不要求达到辽国那般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也要比从前再加上几万银钱。

双方一时之间争执不下。岁钱的问题僵持了下来。

傅宗书回到府邸的时候,天色已经快要到正午,随着他收拾好了自己疲惫的身体,用了两次膳食,接见了几位前来拜访的地方官员,亮堂堂的太阳就遗落到了地平线以下,府中熄灭了照明的烛灯,等到傅宗书回到府房,已经有一位黑夜中的不速来客在静静地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