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养殖场刺杀(第2/5 页)

曾经被吊起来打的淮夷、鸟夷部族首领,居然成了座上宾,换作从前,根本无法想象。

这种乱象,更是进一步导致了豪商们不得选择更稳定的环境来依附。

淮中城,就是在这种乱象之下的一股清流,或者说,是吴国内部的一股清流。

原本不爽李解定下的一些规矩,但血本无归和资产略有缩水比起来,还是后者亲切可爱得多。

“今年,定是丰年啊。”

往来淮中城的商道上,有见识的商人看到大量沟渠已经开始引流蓄水之后,都如是感慨。

不仅仅是淮水以北如此,淮水以南同样热火朝天,有些主要经营贩卖农副产品的商人,特意掏了船票,前往淮南看了看,发现淮南新修的田地数量,可能比白邑还要多上一些。

稍微估算一下,淮中城两年后养活现在这么多人,完全不成问题,而且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显然要比别处强得多。

“前方就是淮中‘人和’养殖场。”

“听闻此地主任,乃是李子心腹。”

“阴乡特种勇夫沙氏名瓜,以养‘鹿蜀’闻名于江阴。如今‘鹿蜀’更名为‘驴’,听闻延陵亦有圈养。”

“原来如此。”

有的商人还觉得奇怪,淮中城除了马匹之外,还有很多珍兽在充当田马的作用,只是有人没见过驴,只当是江东特殊品种的马。

一般的马,想要在江淮这种地理气候环境下安稳生活,其实相当的不易。反而驴、骡这种牲口,适应性要更强一些。

大牲口贩子们以往在东南地区,主要的利润,其实来源于牛,而不是马。

现在,自然是盯上了新的牲口。

只不过想要拿到好的驴种,非常不易,几经辗转,有些商人发现,还是阴乡的同一款驴比较好。

贵是贵了点,但真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如今大牲口贩子们,手头有母马、母驴的,都是掏钱排队,等着让自家的牲口给江阴李铁柱狠狠地操上一回。

光“配种费”,人和养殖中心现在就能维持基本开销,而且“配种费”也不全是指着李铁柱一头驴,除了李铁柱,陆续还捕获了一些优质野驴,比不上李铁柱,但总得来说也是优良品种。

除此之外,因为人和养殖中心的特殊技术手段,往往李铁柱只要忙上一回,就能配十几二十头母马、母驴,可以说相当的节约省事。

只要母马、母驴能够正常怀孕,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