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以正合(第2/3 页)

战国万人敌txt 鲨鱼禅师 334 字 2024-02-18 08:29:59

天,这圆形圆孔钱居然还挺紧俏,于是李专员的表情,就逐渐变态起来。

骑传、舟传并用,直接消息传到淮中城和逼阳国,让两地加足马力,只管铸币。

扣除损耗,这“阴币”的利润相当可观,而且趁着他在新郑发骚的当口,正好在新郑周围买一点土地下来。

比如说现在女嫱拿来做校场的军营,连地面建筑加设施加地皮,全部买了下来,支付手段就是圆形圆孔钱。

只是数量巨大,需要分批运输。

整个逼阳国和淮中城,现在就是三班倒,争取把这钱铸好,然后运送进入郑国。

未来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郑国都邑这一片地区,搞不好主要流通货币就是“阴币”。

李专员还下了命令,“江阴会馆”的交易,主要就是以“阴币”、白沙麻布、丝绸来结算。

当然郑国人要是拿黄金、白银,他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寻常“恶金”、铜币,那就敬谢不敏,有多远滚多远。

“恶金”就是铁,这年头用铁铸币的国家并不少,比如说郑国的隔壁卫国,卫国商人就他妈想拿铁钱来糊弄人。

还好李专员下达了死命令,甭管卫国商人如何口灿莲花,江阴会馆的土鳖们都是当卫国人在放屁。

反正急的也不是他李某人,李专员也发现了,卫国也好,郑国也罢,这些国家自己生产的商品,真正让他李某人感兴趣的,真的是很少。

基本就是原材料和粮食,哪怕是粮食,在相当的情况下,也是原材料。

而李解这边就不一样了,光江阴特产,一桩桩一件件的,就是列国贵族、国人所不能离开的。

比如说火炉,在这个冬天,立刻成为了拳头产品。

比如说芦鞋,新郑国人发现吴国拿来贩卖的芦鞋,居然更加紧密,保暖效果更好,价钱又没有翻个三五倍,自然属于可以承受的范围。

毕竟一双好的芦鞋,细心保养的话,少说能穿三年以上。

给老人孩子穿,可能五年都不会糟烂。

但普通人想要买,要么去自己市场,要么去江阴会馆。

自己的市场主要是老乡在经营,因为是进口外国货,自然就价钱高昂,十倍不敢说比比皆是,这种加价卖的方式,却并不少。

就算少,也是五倍以上。

一双鞋的价钱可能不贵,但总归是相当的恶心。

尤其是江阴会馆的价钱,可能只有三分之二甚至三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