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子(第1/3 页)

大唐贞观二十年,深秋的一个傍晚。

夕阳余晖还没来得及从永欣寺的屋脊上褪尽。突然,响起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古刹绵延数百年的宁静。

晚课的僧人们纷纷向外张望,只见一位老僧边喊边跑,跌跌撞撞地冲出禅房,一头栽倒在洗砚池边。

“是辩才?”“他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吗?”

僧人们面面相觑。

服侍辩才的童僧阿尘跟着跑出来,冲上去搀扶辩才,“师父,您起来呀!”

“不见了!不见了!”辩才却只顾声嘶力竭地叫喊着。

“什么不见了?”

“是、是兰亭……”辩才突然住了口,瞪圆两只血红的眼睛吼道,“是他!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偷走的!”

他?阿尘好像明白过来了——三天前有个姓萧的穷酸书生来到永欣寺借宿,不知怎么就和辩才老和尚打得火热。辩才七十多岁了,性格孤僻,平常和寺里众僧都谈不到一块儿,偏偏与这个萧生一见如故,两人聊起琴棋书画来似乎很有共同语言。就在昨夜,辩才还邀那萧生在自己的禅房谈了个通宵。阿尘在旁边烹茶服侍,听二人又是对诗,又是比试书法,还谈到了什么王羲之的真迹……师父说的“他”莫非就是萧生?

此时此刻,辩才也在回想昨夜,却已五内俱焚——

那萧生究竟是如何令自己卸下心防的?也许是他写的诗,“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深深打动了辩才。于是辩才用真心和道:“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就在这一来一去之间,辩才以为结识了一位平生难得的知己。所以当萧生拿出几幅王羲之的真迹炫耀时,辩才才会自豪地说:“你这几纸虽真,却非上佳。真正的佳品在我这里。”

萧生反驳:“除了《兰亭序》,世上也没有比我这些更佳的了。”

辩才含笑:“我就有。”

“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