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小鹿乱撞(第2/4 页)

远祸水东引。

当介绍完之后,秦致远突然感觉到有点不妥,好像有某种可能,自己并没有预计到一样。

果然,刚刚认识的任世桢和莱德·奥尔巴赫相谈甚欢。

“我想拍一部电影,需要的费用我们教廷可以全部承担,并且我们会付出相应的报酬,需要多少只需要你们提供一份清单,不管是兰芳元、还是英镑、又或者是黄金,我们都可以如数支付。”奥尔巴赫大包大揽,把教廷的豪富展示的一览无余。

“您有什么要求?”任世桢不为所动。

开玩笑,不管电影赚多少钱,这跟任世桢关系都不大,任世桢吃的是“皇粮”。

之前的电影业,还远远谈不上产业规模化,电影并不是一个盈利工具,人们甚至还没有进入电影院的习惯。

但《香槟沙隆》上映之后,情况好像出现了某些变化,电影不再是可有可无,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看起来,一个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当然了,最终市场的反馈,想要影响到任世桢他们这些幕后工作者,这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是一两年,也许是五六年,谁都说不上。

“我的要求很简单,在影片中,要加入天主教元素,更多的天主教元素,随处可见的天主教元素,我要观看电影的人一抬头就能看到天主教的十字架。”奥尔巴赫想法很好。

不能说奥尔巴赫的野心太大,按照21世纪的话说,人家是投资方,还是有足够的话语权的,植入点广告什么的只是毛毛雨啦。

“那样就简单了,我可以去拍摄教堂和墓地,保证一抬头就是十字架。”任世桢的玩笑有点过分。

好吧,现在还不是市场经济时代,作为拥有决定权的导演,任世桢有权利决定他的电影是什么样的。

“哈,这个主意不错。”奥尔巴赫好像没有听出任世桢的讽刺,坐在椅子上的身体有点倾斜,斜靠在扶手上,侧向任世桢一侧:“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陛下那个‘天使’的绰号,你知道那是怎么来的吗?我听说你想拍一部有关陛下的纪录片,但陛下好像不怎么配合,如果你同意,我们教廷可以负责制作费用,甚至包括以后的发行费用。”

制作费用和发行费用,这几乎是电影的全部成本,制作费用先不必说,因为资料大多是现有的,不会付出太多,但发行费用可不一样,这占据了成本的绝大部分。

就以兰芳发行《香槟沙隆》为例,推广费用确实是没多少,因为现在的电影市场处于极端的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