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真诚(第2/3 页)

远征欧洲之旅 鲇鱼头 377 字 2024-02-18 08:23:44

道他们看到了什么。

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使用骑兵去进攻装甲部队,德国人的骑兵指挥官显然也不傻,他带着骑兵向着装甲部队阵地的侧翼迂回,把进攻权让给了源源不断抵达的步兵。

“皮厚血条长”只是装甲部队的优势之一,机动突击才是装甲部队的核心优势。

所以陈康健不等德国人展开他们携带的火炮,马上命令坦克部队发起突击。

在埃拉尼地区的演习中,刘子正手下的炮兵创造了两分钟展开火炮阵地的神话,德国炮兵显然达不到这个标准。这并不能说明刘子正手下的炮兵比德国炮兵更加职业,而是德国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单单是选择火炮阵地这一点就不是两分钟能够完成的。

更何况陈康健指挥的坦克还是边走边打,这使形势看上去更加迫切,以至于炮兵们手忙脚乱,还没等设好驻锄,装甲部队的坦克就已经冲到火炮面前。

这还怎么打?

没法打!

武器的代差优势就是这么明显,传统的步兵部队在装甲部队面前不堪一击,没有丝毫反抗能力。骑兵部队则是根本就找到出击的机会,只能无奈怏怏而去。

好吧,传统骑兵在装甲部队面前总算还有个优势,他们的战马跑得比较快。这也只是暂时的,很快,传统骑兵连这点优势也保不住。就算是现在,如果长距离奔跑,战马还是跑不过坦克,只不过是陈康健的部队领到的任务是卡住塔得努瓦山口,并不是歼灭这些骑兵,这才让他们逃出生天。

战俘营里又多出来一万多战俘,3个团级营地塞得满满当当。

德国人的组织纪律性再次发威,他们按照之前的军衔自发的维持战俘营里的秩序,没有捣乱,没有串联,一切正常,甚至医疗兵还在继续救护在刚才的战斗中负伤的伤兵。

德国人看这些看守士兵的眼神里,几乎看不到仇恨和厌恶,有的只是夹杂着一丝好奇的平静。当负责看守的士兵帮德国人的医疗兵找来一些药物时,这些眼神里还多了一丝感激。

德国人因为资源耗尽,部队中只有少量药物,甚至连绷带都是纸做的,药物只有军官负伤时才能少量使用,普通士兵哪怕是重伤也已经和药物绝缘,只能靠自身的恢复能力慢慢熬。

法国因为海上的通路相对畅通,物质资源还是不缺的,药物也更加充足。

法国缺的是人力资源,所以华人才会受重视,所以从到巴黎开始一点正经事没干,天天就知道要东西的潘兴当起了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