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托塔天王李靖?(第2/4 页)

他目光再度往下,观察灵台第七重。

在这里,有永乐殿诸卿,王庭后宫诸夫人外加朝中诸位大臣。司马景文、李琼云、伊挚、妇好还有一袭白衣的武安君皆在此处,静静关注灵台前方的庙算。

再往下,是王庭其他臣子亦或者灵宫诸巫。

“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啊。”曹参收回目光,观察灵台前的庙算会场。

如今在会场两侧,早已站满旁观的人。

什长带人前来,看到周边围绕的那些军官,心中暗骂:“难怪你们突然收兵,说什么暂时固守。敢情都跑回来研习诸位将军的军演了?”

他们这一大队负责打扫战场,来得最晚。什长就位后,还看到几个同大队的军官什长仓促赶来。

突然,杨商使劲抓了下曹参,指着庙算会场右侧的男子,神情激动不已。

曹参望去,这场庙算以三对三的形式进行。双方各为一国,三将为帅,各领一军,与对方三军捉对厮杀。在完成自身军队胜负的同时,也要注意国家层面的大胜。

杨商所指的那位男子身边悬浮一尊七重玲珑黄金宝塔,正静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联合身边的司马宣德以及霍去病,携手演绎一方宋国,和对面的尉缭、蒙恬以及邓恺演化的卫国交战。

“李靖公?”

没错,李靖!

唐卫国公李靖。

姬乐的薪火虽然记录众多信息,但因为降灵必须和先民信仰共鸣,只能选择黄帝至东汉时代的人物。当然,随着华佗这一批先民到来,姬乐所能召唤的人物范围又扩张一部分。可以召唤汉末,尤其是三国时期的不少人物。

但这完全不够!

东汉至现代这两千年,姬乐也想要召唤。因此,他进行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以国灵名义建造“文庙”“武庙”,以文宣王和武成王为主祭,将历朝名臣大儒以及武将英杰列入双庙作为供奉。

另一方面,姬乐和史皇利用十年时间,将故土故事演绎出来,当做小说传记供大地诸国阅读。

什么《封神演义》《隋唐演义》……随着这些小说的流传,国民们对故土后来发生的王朝更替,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

他们知道汉朝之后是两晋隋唐宋。而有这个概念后,姬乐的薪火便可通过国民认知进行降灵。

当然,国民们所知道的“卫国公李靖”,并不是历史上那位,而是姬乐小说中的人物。

在演义小说中,李靖乃天界大神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