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惨不忍睹的鸦片战争(第2/7 页)

大清风云姜文 鹿鼎公子 13 字 2024-02-18 08:21:12

,细查暗访之下才知道,百姓的钱大多用于购买鸦片了。

也正是在林则徐的强烈坚持下,道光下令大力禁烟。

经济的损失还在其次,鸦片对中国人最直接的危害是侵蚀人的精神和肉体。吸鸦片的人越来越多,颓废之风越来越重,许多官员加入吸毒者行列,官风日益倾颓。当官的吸毒,难免会贪污渎职;百姓吸毒,肯定没法从事劳动生产。到道光十五年(1825年),保守估计,全国吸食鸦片的人达到两百万。

最可怕的是军人吸食鸦片,军队是最讲究纪律和斗志的,一支充满烟鬼的军队还能称为军队吗?能指望这些人保家卫国吗?

林则徐发出疾呼:再不禁烟,国家就要亡了!

<h2>虎门销烟</h2>

道光元年(1821年)就开始禁烟,不过力度不大,没有多少效果。

道光九年(1829年),制定了更为严厉的禁令。外国商船进港后,必须写明“并无夹带鸦片”的字条,交给洋行的商人,随后,经过海关查核,确实没有鸦片方可放行。这些禁令有用吗?有,但是作用不大。道光比他的前辈们下的禁烟令都多,但偏偏道光时期鸦片走私最为严重。

当时朝中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吸食鸦片的都是游手好闲之徒,这些人吸食鸦片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多大的损害,这派人过分强调鸦片贸易造成的白银流失问题,主张中国自己种植鸦片,不从国外进口,这派人物以许乃济为代表。还有一派坚决主张禁烟,认为鸦片非禁不可,要严惩吸食者,等禁到无人去买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出现白银流失的问题,这一派以给事中黄爵滋为代表。

黄爵滋特别指出,西方国家虽然贩卖鸦片,但它们自己的国民却不吸食,因为它们对吸烟者有非常严厉的惩罚。所以,我们最好是把吸烟者处以极刑,虽然不必全部处死,但最好杀一批,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

黄爵滋的主张是最为极端的,因为在此以前,还没有哪个皇帝要对吸烟者处以死刑。黄爵滋的观点出来以后,很多官员反对,有的官员出于人道精神,更多的则是跟鸦片走私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的是家人或亲戚中就有吸烟者。

反对黄爵滋的人认为行法治就得公平公正,如果吸食鸦片的人应该判处死刑,那么贩卖鸦片、开烟馆的人又该如何论罪?本来吸食者是禁烟环节中的末端,不应该处以这么严重的刑罚。用现代的法律精神来看,这个观点也是有道理的,吸烟者是犯错,贩毒者是犯法,犯错的被处死,犯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