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完人制作大法(第2/4 页)

好莱坞之路笔趣阁 白色十三号 299 字 2024-02-18 07:54:23

的人就像帮助过他和小罗伯特·唐尼以及监狱里面其他一些人那样,没有善的一面吗?

当然,也绝不能只盯着他善的一面,拍成伟光正,那样就太低级、幼稚和厚脸皮了。

再次确定思路,保持最初的主题不变之后,墨菲回忆起了曾经在对面专业学校学到的相关理论,以及那时候导演提过的一些导致传记影片失败的典型的问题。

曾经他接受电影教育的那段时间,对面的电影行业中,几乎找不到一部出彩的人物传记影片。

为什么那边的电影行业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拍出好的传记题材的影片?墨菲还记得,曾经很多人在分析原因时说,拍摄人物传记片往往因为人物原型的在世或者其后人的干涉,使得导演在拍摄的时候难以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传记片中的主人公。

但在他的导师看来,这样的理由似乎是在为影片自身的不足寻找借口,在世界电影史上,也发生过不少传记片导演与传记片的原型人物的纠纷。

早在1941年,时年25岁的奥逊·威尔斯就拿出了自己的处女作《公民凯恩》,因为本片影射了当时的报界大亨赫斯特,赫斯特不满于影片中对于自己形象的处理,就极力阻挠本片的上映,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好莱坞,企图迫使好莱坞放弃对影片《公民凯恩》的发行;另一方面,他又大量收购《公民凯恩》的拷贝和负片并统一销毁,使得很多影院当时无法上映《公民凯恩》。

虽然遇到了如此刁难,奥逊·威尔斯仍然没有屈服,还是决定让影片如期上映,结果可想而知,《公民凯恩》遭到了票房滑铁卢。

时至今日,《公民凯恩》并没有因为票房的失败而影响自身的价值,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百大电影”评选中,《公民凯恩》赫然名列榜首。

导师当时分析《公民凯恩》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导演奥逊·威尔斯敢于选择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作为自己的传记片主人公。

赫斯特虽然作为报界大亨,为了让自己的报纸能够获得更多关注甚至不惜炮制虚假新闻。然而在影片《公民凯恩》中,导演对于作为赫斯特化身的凯恩并没有急于做出一边倒的价值判断,而是选择通过五个与凯恩相处过的人的回忆来呈现他们眼里的凯恩。

在凯恩养父的眼里,凯恩是个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的年轻人;而在凯恩的伙伴眼里,凯恩又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违背自己以前誓言的恶魔,正是通过不同人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