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冲击太大(第2/4 页)

好莱坞之路笔趣阁 白色十三号 299 字 2024-02-18 07:54:23

尼斯电影节的众多评委们。

他们早就知道天主教会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在美利坚遇到了一系列的非议,到现在都没有平息下来,被美利坚的媒体揭露出来的丑闻一桩接着一桩的出现,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不过他们也只是当做了一场好戏在看。

但看到这部影片,他们都有些沉默,有些不知道改说什么,还有些庆幸。

评委中很多人都有了小孩,信仰的同样是天主教……

担任评委会主席的法国人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就是这样一位。

“或许该给孩子们提个醒了。”他心里面在嘀咕,“教堂可以去,但一定不能单独与那些神父相处!”

相比于那些文字报道,影视画面给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带来的冲击太大了!

作为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团的主席,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很快就把天主教和孩子放到了一边,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到了电影本身上面。

毫无疑问,墨菲·斯坦顿带来了一部杰作!哪怕他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好莱坞的法国电影从业者,却也承认这一点。

《聚焦》给他的第一感觉是一部古典的影片,这种观感一部分来自墨菲·斯坦顿平静的叙事风格,一部分来自不追求戏剧化的节奏,但是更多的,或许来自这个故事本身饱含的,对于传统纸媒的怀缅之情。

这种感情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报社日常工作的展现和表达上,在整个调查过程当中,“聚焦”小组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采访当事人、收集资料、筛查新闻,影片不厌其烦的展示着这个重复单调的过程,大量剪成小块保存的剪报,堆积如山的文件,成本的笔记,一遍遍的电话联系,让人几乎怀疑这样的工作离真正的案件核心还有多远。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调查小组发现了地区神父的任职名录,从中发现有过性侵行为的神父都被教会以各种借口调离了原来的教区,而到新的教区任职的细节,面对卷帙浩繁的资料,要从中找出那些有过违法行为的神父,无异于大海捞针。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聚焦》,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发现,墨菲·斯坦顿让影片在惊世骇俗的故事本身和简单朴素的风格所试图展现的职业精神之间所实现的微妙平衡,实在是太难得了。

即使他早已知道这个故事来自真实事件,早已知道一切罪恶最终都会昭告天下,但是当涉案神父从报道中的个案,到受害者团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