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谋定而后动(第2/4 页)

,而需要支出成本不断增加的这个夺命循环不可自拔。

要打破这个死循环只能靠涨价,要涨价而不能让用户流失,只能在内容上培养用户黏度,于是自制内容就成为几乎最容易的出口。

所以,墨菲不难搞清奈飞要走上自制内容这条不归路。

从这些上面来看,他也明白奈飞和里德·哈斯廷斯为什么要来找他合作,而不是其他的导演或者制作公司。

墨菲·斯坦顿在好莱坞是响当当的品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就是出产优质作品和高额利润的代名词,哪怕是到了今天,斯坦顿工作室参与投资和制作的每一部影片,都能较为轻松的实现盈利,墨菲本身参与的影片不但能盈利,更是口碑爆棚……

反观奈飞方面,流媒体+原创内容的模式不止他们想搞,从墨菲得到的资料来看,很多公司都在策动这方面的计划,而且这个行业门槛其实不高,有实力的公司基本上是说搞就能搞。

从CAA提供的资料上面,墨菲看到奈飞在网络影视服务业务上的对手排排队可以走出一个浩荡的队伍:亚马逊推出Prime Video Streaming,华特迪士尼、21世纪福克斯和康卡斯特这几个传媒巨头联合推出Hulu和Hulu Plus,HBO推出HBO Now和HBO Go,迪士尼推出Sling TV,谷歌有YouTube Red,并且打算明年上线YouTube Unplugged来做TV Streaming,脸书也正在招兵买马找媒体公司找明星找网红,跟媒体不沾边的沃尔玛收购了Vudu,就连在旁边玩沙的苹果也是虎视眈眈,要来亲自操刀Streaming的流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并且之前就与HBO直接勾结在一起搞HBO Now。

不错,奈飞在网路影视服务提供业务上面仍然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但是令人哽咽的是,其屁股上却死死的黏着一窝论实力都屌炸天的其他行业的老大。

尽管在北美奈飞都有了俚语,叫做Netflix and chill,意思是“看看Netflix约约炮”,奈飞却不敢走错一步,屁股上那么一群大佬,奈飞走错一步,就可能万劫不复。

“所以,他们才选择你。”

赶来波浪庄园的比尔·罗西斯对墨菲说道,“因为你就是成功的保障,奈飞即使在利润方面有所损失,却可以通过内容的口碑,进一步加大用户粘性,以及吸引到更多的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