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游记(第3/10 页)

竹。竹下有泉,名叫紫薇。我们听到“泉”字,总要想是清浅的,漫流在石上有淙淙的声音的乳泉;可这紫薇泉是潴蓄在一个方池式的深潭里,水极清,里面有水草纷披不能见底。当初发现紫薇泉的人是欧阳修的仆人,故事是这样:有一天,有一个人献新茶给欧阳修,欧阳修因而想起前几天发现的醴泉,就叫人去汲醴泉的水来烹这新茶。醴泉离城至少也有十数里远,为了一杯茶叫人跑这样远,欧阳修真算风雅。不幸汲水的人在回城的路上(许是太累)摔了一跤,把汲来的水全给泼了。倘若空手回衙,欧阳修一定罚他再去重汲,他想若再跑这么多路又怎受得了!哪知他这一急,倒急出今天这样一个大古迹来了。这位太守大人真是一位天才的饮水家,对于泉味确有研究,尝后知道决不是醴泉,就穷加拷问这个仆人,才知道是在丰山幽谷里得来。欧阳修是个“博学多识而又好奇”的人,他得到这个泉,立刻造一座丰乐亭在泉上。他给梅圣俞的信说到造亭的始末:“去年夏中因饮滁水甚甘,问之,有一土泉在城西百步许。遂往访之,乃一山谷中。山势一面高峰,三面竹岭,回抱泉上;尤有佳木一二十株,为天生一好景也。遂引其泉为石池,甚清甘。作亭其上,号丰乐亭,亦宏丽。又于州东五里许有二怪石,乃冯延鲁家旧物,因移在亭前。广陵韩公闻之,以细芍药十株见遗,亦植于其侧。其他花木不可胜记。山下一径穿入竹筱,蒙密中豁然路尽,遂得幽谷泉。已作一记,未曾刻石。”可见从前丰乐亭是怎样的名胜!与欧阳修同时代的人像蔡君谟、苏子美、梅圣俞,都有诗记这事。他们在这里饮茶听泉,一种悠闲的风度,教今天来逛的人想象起来真是觉得“眇然如何”了。从前这里的幽谷泉现在已不可见,只在欧阳修的一首诗里保存着。诗是:“踏石弄流泉,寻源入幽谷。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溉稻满春畴,鸣渠绕茅屋。生长饮泉甘,荫泉栽美木。潺湲无春冬,日夜响山曲。自言今白首,未惯逢朱毂。顾我应可怪,每来听不足。”

我真想自己也有这样一个“野人”的家,在深林里傍着泉水,昼夜听的是风动竹叶飒飒的声音,流水潺潺的声音,并且一生不遇到一辆“朱毂”。

现在的丰乐亭已经过几次的修葺,旧日的面目必已失去,所谓花木,所谓二怪石都只可梦想一些历史的痕迹只留在几座大石碑上。

从丰乐亭再向西走,路上看见许多累累的大盘石,有的上面刻有碑文,但模糊看不清,只有一个石上的四句诗,末二句还可摸索得出来。是“风流人已远,同乐到于今”。我读了两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