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探究(第2/3 页)

巨量陈化粮。

可是……这解释并不令人信服。

这个问题困扰着众多企图走同样道路的人,比如说眼前的戴夫先生。他以提供资金,提供技术人员,甚至提供宝贵工业品的为诱惑,方才得以进入军团的农场试图一探究竟。

周青峰在收到对方提供的大批黄金,一千多农业专家,数吨舰船专用润滑油后方才开放了半天的参观时间。可这半天的时间里,戴夫先生却是疑惑更深——这农场土里吧唧,一点看头都没有。

“你们还将如何改革?”戴夫问道。在他看来目前的军团农场已经堪称示范模板,只要破解供应链中最基础的饲料来源一环,就可以对外推广了。可这看似普通的一环却最隐秘。

钢铁兄弟会和英克雷也有巨量的粮食库存,可正因为他们有库存才知道这其中的困难。在干旱和大饥荒的背景下,他们都舍不得拿陈化粮来养猪。

邓成文也根本不谈这一环,作为军团高层人员,他很明智的不去考虑连五巨头都沉默不说的秘密。

农业部长只是笑道:“我们在巴哈马群岛的新农场已经开工了,预计将再次提供五万个工作岗位,并且将目前的蔬菜产量提升一倍。”

“嗯……提升产量是好事,我们也愿意多多进口。”戴夫可不会说了为了抢夺极光军团的农产品出口份额,多家势力都快打起来了。对农场深怀疑问的人可不在少数,但现在谁也离不开它。

“我们现在小农户的生产模式人工消耗太高,一家一户间无法合作,对生产工具的利用效率太低。

现在气温回升,我们完全可以进行露天种植和养殖,可以用大型农业机械,但这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药化肥。”

这才是邓部长的远期规划,他笑盈盈的看着来自英克雷的戴夫说道:“在农机,农药,化肥方面我们还是很紧缺的,甚至可以说是空白。

而我们知道英克雷统治的德州农牧业很发达,希望能得到更多帮助啊!”

听到这话,戴夫先生就很不爽。周青峰前不久远征加拿大,从两个行省搜刮了十多万名科研技术人员。这些人迫于生计必须为军团服务,现在都不得不投入到各种极其重要的岗位中。

这么大一批专业人员连英克雷都眼红!

而有这么一批人的加入,周青峰一口气建立了十多所学校和研究所,专门琢磨如何在当前废土环境下发展生产力。比如说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之类的机构就在其中。

其中负责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