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太学院的大师兄(第2/3 页)

地府重临人间未修改 连山易子 428 字 2024-02-18 08:03:59

乘车马行走,过必下。

现在已经不骑马,那么就下车。

而在下马坊后,就是太学院气势恢弘的门楼,上面的三个大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

走过门楼,就是一条方砖大道。

在方砖大道的旁边,立着一尊丈余高的青铜鼎。

这尊青铜鼎,名为孝经鼎,重达万斤,壁上铸“智仁勇”,内藏六角形铜牌,上刻《孝经》全文。

这时,徐尧牵着小丫头的手,走进了太学院,而小丫头走进太学院后,立即被里面的一切吸引了。

太学院古色古香,让人似乎穿越时空般,回到了古代。

而在此时,徐尧闻到一缕若隐若现,又清幽入骨的琴声,心中不由一喜,就带着小丫头朝琴声而去。

这个清幽入骨的琴声,来自在太学院里的梅花山。

在去梅花山的路上,徐尧过了一座颇有名气的亭子,这座亭子叫行健亭。“行健”二字,出自夫子为《周易》所写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时,行健亭里,有着两三名年轻人。

“见过徐师兄。”

这三名年轻人立即起身行礼。

徐尧点点头,算是回礼,带着小丫头走过行健亭,就来到山间林海中,平静如镜般的紫霞湖。而在紫霞湖的边上,有着十分著名的石象路,前半段两侧立石兽六种十二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四只,两立两卧。石兽尽端,立石望柱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八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

过了石象路,就是紫霞湖的东岸,又见有一亭,名为正气亭。

正气亭前,立着一块刻有《正气歌》的石碑。而在亭子上,有楹联一副,上联“浩气远连忠烈塔”,下联“紫霞笼罩宝珠峰”。

这时,正气亭里正有几名学子在高声诵读,读书声充满了韵味,带着一股悠然古意,透过了层层的云雾,回荡于天地间。

在正气亭后,就是梅花山。

虽然徐尧还没有走到梅花山,但是远远就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在这梅花山上,栽种着无数的梅花,虽然不是时节,但所有的梅花都在竞相开放。

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繁花满山,一片香海。

在这冰雪中昂首怒放,独树一帜,傲然挺立,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显得铁骨铮铮。